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讀書是個什麼玩意兒」講座側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嘉賓認為,讀書應該非功利。

 「名作家與你面對面」,是深圳龍崗圖書館為了推廣社區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充實市民視野,為配合第五屆社區文化藝術節而進行的綜合性文化講座活動。其中,不久前舉行的「讀書是個什麼玩意兒」講座,更是讓大家能夠在都市文化的氛圍中,去體悟閱讀的意義和作用。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讀書是個什麼玩意兒」,是一種口語化的通俗表達。主辦方介紹,在信息大爆炸的當下,再探尋讀書的本源,實際上是對已有的閱讀模式、狀態進行總結和反思。這是為開啟下一輪閱讀時代而進行的必要準備。

面對面——談文化、論讀書

 「名作家與你面對面」,拉近了普通市民與文化精英的距離,也讓大家感受到一個社區、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的文化活躍人士心目中的文化圖景是怎樣建構的。

 此次系列文化活動,邀請了眾多劇作家、小說家、詩人、學者等不同群體和領域的文化人士,來到社區框架中為大家獻上豐富的文化盛宴。台灣的楊照,本港的馬家輝等知名文化界人士,都參加了是次活動。作為「名作家與你面對面」活動重頭戲的「讀書是個什麼玩意兒」講座,邀請了詩人孫夜,作家劉永,文化學者胡野秋參加,與現場聽眾探討閱讀的意義和價值。

「速食書籍」應當擯棄

 在講座「讀書是個什麼玩意兒」中,嘉賓們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於閱讀的看法。如今,閱讀已經成為都市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已經沒有人從價值上否定讀書的意義。但是,有兩種閱讀傾向,是非常值得注意,且是應當擯棄的:一是功利性的讀書;二是「速食類圖書」的閱讀。

 曾經發起深圳讀書月、知名文化學者、作為講座嘉賓之一的胡野秋認為,如今,閱讀雖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但是時尚流行的背後,仍應保持一種警惕的心。對目前存在的兩大閱讀模式——功利性閱讀,以及快速消費性的閱讀,他提出了自己的批判。

 即便是閱讀英文散文、詩歌,有不少人都是基於學習英語、忙於英語考試、提高詞彙量的角度去閱讀大量的英文書籍。如此一來,不可能帶來真正的文化修養與知識積澱。因為在這樣的一種功利模式下,閱讀所獲得的內容是難以轉化為知識和價值訊息停留在人的大腦中的。只要功利性的因素一消失——例如語言考試的結束,原先所有積累的閱讀信息,就會如同雪崩一般,立即從人的概念意識中消失。

 閱讀的本質,是讓人心靜。但是,有一種情形的閱讀,卻是在以閱讀的名義,讓人更加煩躁不安。在胡野秋看來,一些以發財致富、打工秘訣、理財投資為主題的書籍,起到了不太好的反面作用。尤其是在機場等候區,當人們在等待登機的時光中,這樣的書籍起到的作用實際上是將財富差距的現實概念內化到書本中,人們的心情在閱讀後會更加焦躁不安。而歐美先進國家,人們往往是隨身攜帶一本書,在等候的時間中,從包中取出,認真瀏覽。

閱讀,遭遇數字時代的挑戰

 講座中的另一個主題,是閱讀在當下所面臨的挑戰究竟是什麼。結合到不久前香港發佈的市民閱讀指數來看,電子書籍的使用雖然佔據越來越高的位置,但是居於主流地位的,仍舊是傳統意義上的紙質文本圖書。但是,隨著平板電腦等新型閱讀終端的出現,傳統閱讀的模式,確實遭遇了重大的挑戰。

 除了閱讀模式的改變之外,另一個挑戰,則來自於數字時代的衝擊。電視和網絡的發達,已經讓人們獲得知識和資訊的方式大為多元。如今人們的生活來去匆匆,究竟有多少閒情逸致能夠靜下來閱讀,已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嘉賓認為,一方面,傳統的典籍圖書所承載的信息,已經在電視、網絡中得以複製、傳播。例如,《論語》的內容和意義,已經可以通過電視和網絡,以知識分子文人的講解形式讓大家了解,而不必再去閱讀文本自身。這雖然有快速傳遞的正面意義,但也會導致知識的庸俗化。另外,電視、網絡中充斥的選秀類節目,影視劇,如果比例過大,則會影響到閱讀。很多人沒有真正讀過《西遊記》這部小說,卻看過電視劇《西遊記》,這其中的差別,是極為巨大的。

 因此,嘉賓認為,傳統的閱讀,在當今時代仍舊有著巨大的正面意義,需要不斷繼承和發揚。

相關新聞
「讀書是個什麼玩意兒」講座側記 (2013-07-24) (圖)
「孔府菜」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活力 (2013-07-24) (圖)
余秋雨倡以文化力量塑造國人「君子人格」 (2013-07-24) (圖)
國際岩畫專家內蒙考察曼德拉山岩畫 (2013-07-24)
書展中的「淨土」 走進敦煌莫高窟 (2013-07-20) (圖)
李小龍四十周年展覽 (2013-07-20) (圖)
取代舊有藝墟 伙伴創意市集月底接受申請 (2013-07-20) (圖)
走東走西:荷里活 搞革命 (2013-07-20) (圖)
呼籲關注季老精神遺產 (2013-07-17) (圖)
香港造「核」解決文化產業空心化 (2013-07-17)
港人喜閱指數升 電子書日趨普及 (2013-07-17) (圖)
香港學生內地體育運動訓練體驗團 (2013-07-17) (圖)
「大家」寫作新時代與新媒體 (2013-07-13) (圖)
羅世宏:網絡寫作的可能性 (2013-07-13)
馬家輝:擺脫傳統出版的限制 (2013-07-13)
邱立本:主流社會的中文寫作 (2013-07-13)
走東走西:保姆攝影師 (2013-07-13) (圖)
香港人越來越喜「閱」 (2013-07-13) (圖)
花開兩朵:「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兩地首度同場競技 (2013-07-10) (圖)
江西部分「非遺」傳承人 面臨「人死藝亡」困局 (2013-07-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