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曾敏之 文匯創刊如火鳳凰出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曾敏之說雖已退休多年,但每天仍然閱讀香港《文匯報》。趙鵬飛 攝

——本報前領導憶述將副刊發揚光大

 如今已96歲高齡的曾敏之先生,三十年前曾任職香港《文匯報》代總編輯,他比喻香港《文匯報》在1948年創刊時如火鳳凰出世。曾敏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曾擔任《大公報》、《文匯報》、中國新聞社三間傳媒駐廣州的聯合辦事處主任,到1978年,他再次受命赴香港《文匯報》擔任領導職務,一直從事著「評論、新聞、副刊」等工作,尤其在港英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備受歧視,曾老聯繫海內外著名作家擔任主編,羅致優秀作品,不但令當時《文匯報》的副刊業務大放光彩,而且促成今日香港文聯的發展。  ■本報記者 趙鵬飛、顧一丹 廣州報道

 在《文匯報》創刊65周年紀念前夕,記者登門拜訪了這位受人尊敬的文化老人。拜訪前兩日,記者做了電話預約。到訪之後,令人頗為動容的是,短短時日,曾老已把筆寫就了一篇數千字的《感舊記文緣》,給記者作為參考。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在這位上世紀四十年代就已成名的記者身上彰顯無遺。

員工四折支薪渡難關

 提起香港《文匯報》,曾敏之十分感懷。他當年雖未參加《文匯報》創刊,但身在香港目擊局勢。他說:「1948年,《文匯報》如一隻火鳳凰一般橫空出世,當時抗日戰爭勝利,共產黨想要和平建國,而國民黨則依仗美國發動內戰。那時大批學者專家南下避難,這批學者紛紛在《文匯報》擔任編務,《文匯報》創刊後非常轟動,口碑載道,為國家民族貢獻了非常可貴的力量。當時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辦報十分困難,報館受到很大壓迫,很多作家被強迫出境,經濟困難,但是這一幫熱血報人還是堅持了下來。」

 曾敏之說,當年《文匯報》經濟最困難的時期,許多員工只拿四折工資,其餘的都上繳以供報紙繼續生存。那時的一批報人,以赤子之心,造就了一個黃金時代。

徐鑄成邀名流主編各版

 「有一個人是忘不了的,因為是他把我引向《文匯報》而就此結下文緣的。」曾敏之忘不了的這個人,就是徐鑄成。「從上世紀40年代初,我便與徐鑄成結下亦師亦友的關係,我和他都在《大公報》工作,不論是抗戰時暫時偏安一隅的桂林、風雨如磐的江南,還是在艱難創立初期的《文匯報》,徐先生都給我以鼓舞和幫助。」

 曾老口述的這段歷史,是中國報業史上恐怕已是空前絕後。當年,香港《文匯報》創刊時,徐鑄成請郭沫若主持了一個茶會,茅盾、夏衍、侯外廬等二十多位文化學術界著名人士應邀參加。徐鑄成邀請郭沫若主持周刊各版,很快網羅了一批名流分任各個版面的主編:如茅盾主編文學周刊、千家駒主編經濟周刊、孫起孟主編教育周刊等等,在香江報界創下一段神話。

創刊半月內訂戶突破兩萬

 當時的港九只有80萬人口,加上澳門也不過百萬。不過出版的報紙卻不少,僅大型日報就在10家之上,都有自己相對穩定的讀者群。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文匯報》後來居上,一創刊即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不到半月訂戶就突破兩萬,超過了《大公報》和《華商報》,這讓徐鑄成和眾同人備感自豪。

 1950年受報館派遣,曾敏之擔任《大公報》、《文匯報》、中國新聞社三間傳媒駐廣州的聯合辦事處主任,到1978年,他再次受命赴香港《文匯報》擔任領導職務,期間幾多變遷,但是他一直從事著「評論、新聞、副刊」有關的業務工作,過著晨昏顛倒的文字生涯。

以副刊為陣地 團結文人

 曾老很是強調「文緣」二字,在《文匯報》工作的時候,他以副刊為陣地,團結了香港一大批的文人作家。《文匯報》不論是上海版、香港版,一脈相傳以重視文化學術藝術為特徵,以知識分子、社會青年為讀者對象,也以專家、學者、作家、藝術家為撰稿主體。為了適應香港環境,還兼顧工商經濟、金融、貿易等方面的內容。但在副刊方面,完全符合《文匯報》含義之實,與一大批知名作家有匪淺的文緣。

 「我曾兼編《文藝》周刊十年之久,海內外許多作家支持過,當時許多青年也都是周刊的作者,如今香港的作家聯會,就是《文匯報》副刊的延伸和擴展。」曾老回顧說,《文匯報》的《文藝》周刊,不僅是溝通台港及海內外文學的一道橋樑,對世界華文文學起了一定的拓荒作用。有兩部小說最為文壇矚目,一是著名作家白樺創作的《苦戀》,先以《路在地上延伸》為題在《文匯報》上連載,後來在內地出版,引發熱烈討論。二是著名作家端木蕻良,曾於百忙中將早年研究《紅樓夢》的積累,寫成曹雪芹評傳。《曹雪芹》的第一二卷完成後,在《文匯報》連載,其後不久在內地出版,受到廣泛關注。當時的著名作家巴金也長期以各種形式惠稿支持《文匯報》。

 在港英時期,中國文化傳統曾在香港遭受歧視。鑑於此,《文匯報》特開篇發表書畫藝術作品。由吳羊璧主編的《文匯報》副刊「筆會」,曾與亞明籌辦《中國書畫》周刊,在副刊上刊載,羅致了海內外名家之作,兼顧歷代書畫流派傑作,堪稱集精品於《文匯報》,為香港藝壇生色不少。

相關新聞
文匯緣報慶專題系列 (圖)
曾敏之 文匯創刊如火鳳凰出世 (圖)
贈詩紀念文匯緣
《深圳特區報》原社長憶文匯助創刊 (圖)
封刀羅生門 激辯做手術資格 (圖)
余詳解11術後併發症指難避免
馮康:封刀非罰 保障病人 (圖)
封刀事件雙方說法 (圖)
威院聲明:余未完成主刀培訓
惡漢圍警拒捕囚5周 官籲尊重執法者
變態虐傭:印傭3日1餐 被迫飲廁水 (圖)
公路換胎挨撞1危1重傷 (圖)
話你知:拋錨司機速到安全地方
留英女碩士生 回港情困自縊亡 (圖)
領隊淪機場老鼠 專偷名牌行李箱 (圖)
東院過期胰島素派40病人
背後開槍斃刀手 交警稱生命受威脅
環球視野:「入閘論」正中美英反華勢力下懷 (圖)
宋哲會見夏千福 促勿干涉港事 (圖)
黃秋生:責任勿全卸梁振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