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思捷(0330)於2011年9月宣布推出「4年轉型計劃」,兩年後正式被「腰斬」。集團不僅未能成功「轉型」,反而「由盈轉虧」,且業績比市場預期的更差。行政總裁馬浩思既未能交出新的發展大計,亦不敢承諾何時會轉虧為盈,更令投資者大失所望。該股昨日早市一度漲5.57%高見13.26元,中午公布業績後,短炒者的希望破滅紛紛拋售,導致股價迅速回跌,收報11.66元倒跌7.17%。
炒業績復甦幻滅 沽壓沉重
4年目標付諸東流,其實早有預兆。思捷今年5月發盈警,數日後又被踢出藍籌股,結束了長達十多年的藍籌生涯。當時馬浩思已承認,「4年轉型計劃」的多個目標均未能達標,集團的整體經營狀況嚴重遜於預期,顯示該計劃的若干指引「不再可行」。雖然他當時未正式承認轉型失敗,但這番表態已被視為整個計劃「名存實亡」。多間大行普遍預料,思捷的業績將「見紅」,虧損額估計由8-30億元不等。
不過,部分投資者仍心存僥幸,以為思捷業績差不多已「見底」,昨日早市一度掀起「炒復甦」,帶動股價急升至13.26元高位。但集團中午公布業績後,氣氛立刻轉差,午後股價遭受沉重沽壓,成交明顯較上午增多,全日成交4.25億元,收報11.66元倒跌7.17%。
葉尚志:整合需時續觀察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思捷股價昨日上午攀升,是因為投資者對其表現仍有憧憬,延續了此前「偷步炒上」的勢頭。他指,雖然「4年轉型計劃」被放棄,但馬浩思出任行政總裁僅1年,而完成整合並非短時間內能做到,因此應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再評估其前景是否有改善。短期而言,他估計思捷股價不會有大突破,可能繼續在9-13元區間徘徊,如股價跌至下限時,「小注博一下」亦無妨。
CEO對前景含糊打擊信心
另外,馬浩思於業績會上的含糊表態,被視為導致股價倒跌的一大因素。他多次被傳媒問及何時能轉虧為盈,但始終未有正面回答,僅表示需視乎銷售額能否出現「V型反彈」,由於改善銷售及進行結構性調整均需要時間,因此難以進行預測。對於7、8月份的最新營運情況,他亦守口如瓶,稱大環境仍具有挑戰,競爭也日趨激烈,集團的首要目標是穩定銷售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