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學生:林樂頌
學校:匯知中學
「全球化」對我們個人、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及資源環境均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透過閱讀本書,我能多角度思考其成因、利弊、解決方法及未來趨勢的預測。
根據作者多年的研究,全球化在1850年逐漸形成。當時日漸開放的商貿交流、資金自由流通、移民及航海技術進步等因素,都是促成全球化出現的因素。當然,20世紀末的通訊科技普及化,更令全球化成為一個明顯趨勢。
全球化亦改變全球經濟模式,部分產業紛由已發展國家移往發展中國家,如精密配件由已發展國家生產,簡單產品則由發展中國家製造,形成全球工業分工。這種現象利弊皆有。作者推測,全球經濟統合運動令世界經濟在未來提升約80%,人均收入提高50%;不過也容易導致骨牌式全球經濟衰退。
此外,作者也探討全球化所涉及的不合理國際經濟問題。部分反全球化分子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工權益備受嚴重剝削。但作者引用的數據顯示,全球化令各國貧富懸殊差距在1970年後逐漸縮小,並以「金磚四國」─中國、印度、巴西及俄羅斯為例,指出全球化能加速國家經濟成長,提升國民生活水平。
作者又強調,政府在解決問題中擔任重要角色。雖然國際組織會援助發展中國家脫貧,但世界銀行指出,政府是否擁有優良政策及運作系統,是影響國民能否獲益的關鍵因素。另外,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生產活動轉移至發展中國家,影響環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測,若再不解決水污染問題,到2025年,地球將有七成人口的水資源不足。針對環境問題,各國政府在1970年起開始管制鉛、二氧化碳及硫化物的排放量。最後,作者預測資訊科技對全球化的影響,以及這種現象如何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針對全球化這項議題,作者引用研究數據及經濟學理論作出分析,引導讀者摒除舊有思想,從而客觀且多角度地思考:全球化是否真的加劇貧富懸殊差距?是否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能令讀者以嶄新觀點了解全球化。
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占領點評:全球化與生活息息相關,文中能說明全球化對社會以至世界的影響,不錯!
徵稿啟事
本報教育版最近新增投稿專欄,廣邀全港中學生撰寫書評,藉此推動學界閱讀風氣。投稿作品每篇介乎500字至800字,須為原創,不得一稿兩投。作品一經刊登,可獲由中華書局贈送50元書券乙張,以及「一九五○年代的香港文學與文化」叢書一本。
投稿者請把書評電郵至wwp.edu@gmail.com。電郵標題請註明「書評專欄投稿」,並列明學生姓名、就讀年級、所屬學校、住址、聯絡電話和電郵,以便編輯跟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