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默紙」啟示—人類文明走向哪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破舊立新,並注入新思想觀念、新文明理念,可謂是崔自默藝術之路的一大特色。在他眾多的創新中, 「默紙」尤為引人注目。

 「默紙」的靈感來源於一次貴州之行,崔自默在那裡看到了貴州丹寨石橋的手工造紙。他回憶道:「天然山洞裡,山泉汩汩,漂洗淘瀝着天然的紙漿。就這樣,紙被一張張生產出來。紙漿裡再摻入一些樹葉、草葉或花瓣,出來的紙就美不勝收,美得令人不忍心去書寫。」然而,崔自默還是覺得有所欠缺,因為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民族的紙張也都很漂亮;而且,紙張終歸是紙張,應該突破紙張的定義,有藝術和思想的承載。

 於是,「默紙」大膽的想法誕生了,然後,他又直奔丹寨石橋——他撕碎自己的現代水墨作品,把碎片鑲嵌到紙漿裡——這既是行為藝術,又是裝置藝術。「默紙」,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展廳,最獨特的展廳——山野。它的觀眾也獨一無二,是自然的山川、陽光、清風、飛鳥。

 尤其高明的是,「默紙」寓言了一個嶄新的文明理念——「不印刷,不書寫」(No printing;No painting)。崔自默嚴肅地說:「的確,造紙曾經改變了文字紀錄史,但是,也積累了文化垃圾。『默紙』就是一個理想模型,是對造紙和文明的一次反動。文明進步,是有代價的,是耗費了人類共同的地球資源。人類所謂的『文明』,目的地究竟是哪裡呢?」

相關新聞
開宗立派 特立獨行 (圖)
激情揮灑水立方 完成世界最大潑墨國畫 (圖)
「默紙」啟示—人類文明走向哪裡 (圖)
「默禪」思想—避免不同文化的衝突 (圖)
傳統大家 跨界通才 (圖)
崔自默講座即將舉行 (圖)
歷史與空間:「董狐筆」異議 (圖)
豆棚閒話:良史的風骨
生活點滴:秋 霧 (圖)
來鴻:邵力子的最後時光 (圖)
畫中有話 (圖)
百家廊:政府大樓的演變 (圖)
琴台客聚:不可不看的報業史 (圖)
翠袖乾坤:私校崢嶸
海闊天空:廢墟中的歌聲 (圖)
生活語絲:遊三鄉
思旋天地:香港自亂
淑梅足跡:心酸的首航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