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有朋友提起他四十年前讀的私校博雅書院,笑說是最多飛仔的學校。當年的飛仔飛女,其實就是讀書很hea,愛上街玩樂和結交男女朋友,但大多不會做犯法事。朋友現在發展得很好,是船公司高層,過着不錯的生活。
其實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很多人都是讀私立中學的,比方我家兄弟姐妹上過的就有德明中學、威靈頓英文中學、格致書院和靜宜女子中學,直到我和最年輕的四姐,才入讀津貼中學。其實好些私校都大有來頭,或顯赫一時,德明中學就是三十年代由陳濟棠等人成立的,全盛時期有多家校舍,由幼稚園到大學課程都齊備。現在上網,仍可找到德明校歌,歌名就是校訓「篤信好學」,歌詞有「養心如海,立志如山」之句,甚具民國之風。哥哥就是讀德明的,看他五十年代的班照,每班十多人,真正小班教學,老師西裝筆挺,同學精神抖擻,一片戰後積極開拓的面貌。
大姐則讀威靈頓,學校也出了好些高官和明星。三姐和四姐讀格致書院,校址在尖沙咀諾士佛台,現在變了餐廳和酒吧。格致的女生校服很有品味,白色圓領恤衫,配粉藍領帶和半截裙,書包則是粉藍手挽袋,像當時流行的英航BOAC包包。據說格致特多美女,我三姐和四姐也確是不遜色。四姐在格致的成績很好,考到教會名校讀預科,順利進大學。格致,格物致知,也叫人想起清末以格致泛指科學,背負對西方的憧憬,再配上書院二字,頗有古風。
至於靜宜女中,則是二姐的故事。二姐成績不好,轉過好些學校,有次爸爸說不如進靜宜女中,一是女校比較純樸,二是他喜歡靜宜這校名,然後吟了幾句「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不久二姐果然入讀了,後來成了幼稚園教師。現在才知道老爸當時唸唸有詞的是出自《大學》。靜宜,是希望躁動的二姐能靜定下來,似乎也奏效。
私立中學,並不是正統眼中的邊緣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