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罕見的小報。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在新亞圖書中心拍賣會上,得睹一份小報《靈簫》,不禁大喜。可惜阮囊羞澀,難與「大款」競投,遂央主人借而觀之。此罕見之物,終入吾眼矣。
《靈簫》的主編為靈簫生。此生名衛春秋,是香港著名的鴛鴦蝴蝶派小說家。戰前即在《天光報》寫「卿卿我我」的文言小說;香港淪陷時,曾為「落水文人」。重光後,創辦以刊登小說為主的小報《春秋》,並為廣州《國華報》連載長篇小說。一九五八年,創辦了《靈簫》小報。可惜兩報都做不長。
《春秋》未得見,我所見這份《靈簫》,是第八期,一紙四版。頭版看似新聞,其實只是「事後加工」的新聞。這些小報,當然沒有記者,只是炒消息而已,頭版頭條〈海上賭宮大計〉,開首云:
「這年頭兒,最吸引人者,女人的騷胸隆臀那種魅力之外,其他,可以吸引人的,自然是賭博了。」
這楔子將豔女與賭博連在一起,自然投合一般普羅階級的嗜好。頭版尚有西洋女子豔照,承襲小報《骨子》、《探海燈》的傳統。《骨子》、《探海燈》的豔照,多為風塵女子,而《靈簫》的則為美國名女人。並指她們「愛拍脫衣照」云,惜非真的脫光。
此外,新聞還有〈長江後浪推前浪,工展新人換舊人〉;另有〈荃灣工廠織女拜七姐誕喜劇〉、〈集團軍副座寵妾貨蠻腰〉此類軟性新聞;圖片新聞〈巴黎聖母院〉都是毫無吸引力的填塞篇幅之作。較吸人者是插在新聞間的專欄,如〈香爐峰洗冤錄〉、〈大明星小珍聞〉、〈伶星風趣錄〉、〈籃底新聞〉。所謂「籃」,垃圾籮也,「籃底新聞」就是把棄而不用之稿投於垃圾籮也;既已投籃,復取而用之,這還有何價值哉?作者真的懂得自嘲。頭版這類新聞,真的是籃底之作。
靈簫生辦的小報當以小說為主。當年也,男女市民除了看戲、電台聽古外,還有甚麼娛樂?追報上小說、看小說單行本,就是他們的愛好。《靈簫》餘下三版,滿布小說,作者除老闆靈簫生外,有怡紅生、林瀋、章叔夜,等閒少年、太瘦生、丁雨、崆峒、雙魚樓主、念佛山人、列治曼等,都是當年知名的寫手,類型不離言情香豔、社會奇情、武俠技擊等小說。三版小說中還加插了測字、漫畫、衛生信箱、時評等,內容亦稱豐富,頗具吸引;但不知出版了若干期才「摺埋」。
靈簫生可稱為「小報高手」,也是「鴛蝴高手」,創作了不少小說。上世紀五十年代,有所謂「三生分銀」之說,除靈簫生外,還有筆聊生陳霞子、怡紅生余寄萍。所謂「分銀」,是指三人雄踞香港通俗報刊,瓜分稿費之謂。三生中,靈簫生是死硬派,以文言寫作,死硬之一也;以言情為志,死硬之二也。當文言作品已不為大眾接受時,靈簫生亦偃旗息鼓,上世紀七十年代病歿。
在香港通俗文壇上,靈蕭生確可稱為「鴛蝴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