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臨時立法會是中英談判破裂的產物。圖為臨立會回歸前在深圳開會。資料圖片
「末代港督」彭定康搞破壞早有前科。彭定康無視中英兩國外交部上世紀80年代中的7封函件協議,單方面擅自公布重大的政制改革草案,並大搞「三違反」的「新九組」功能組別方案, 令原本相對穩定的香港政局及中英關係轉趨緊張,更令「直通車」失效,最後一屆立法局議員無法全數順利過渡成為特區第一屆立法會議員,破壞了香港平穩過渡的局面。
中英兩國已就香港回歸問題達成多個共識,包括為保證香港平穩過渡,在立法會「直通車」方案上達成協議:回歸前的立法局議員,只要符合《基本法》規定的條件,回歸後即可成為特區第一屆立法會議員。
談判破裂 催生臨立會
不過,彭定康於1992年7月上任不久,即單方面推翻了中英兩國的協議,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不符合《基本法》規定的「三違反」方案,包括倡議行政及立法兩局分家,重新組成非政黨政治組織的行政局,並搭建立法制衡行政的機制,又將1995年最後一屆立法局選舉方法作大幅度改革,既大幅增加直選議席,又新增9個功能組別,以個人票取代團體票,即所謂「新九組」。
及後,雙方經過了「十七輪談判」最後仍然沒法達成協議,最終破裂。中方宣布「直通車」安排不再有效,不得不「另起爐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下成立預備工作委員會,同時以臨時立法會作為第一屆特區立法會成立前的替代。■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