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朗
冷戰後,烏克蘭一直是西方與俄羅斯爭奪的「支軸國家」。烏一直為了擺脫俄羅斯控制,幾乎肯定會與歐盟簽訂協議,鋪路加入歐盟。可惜歐盟對雙方締約太有信心,談判時寸步不讓,俄國則軟硬兼施,使烏歐簽約談話功敗垂成。加入歐盟利益未必即時可見,「背叛」俄國則肯定有難,烏國臨陣倒戈,莫斯科贏了一分。
普京希望後年組建由俄國及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周邊國家組成的「歐亞經濟聯盟」,烏國作為前蘇聯人口最第二多、工業最發達加盟共和國之一,其參與不可或缺。為逼迫烏國改變入歐主意,俄國在8月曾禁止貨物出入烏國邊境、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又要求烏國償還逾8億美元(約62億港元)欠債,暗示俄國一旦報復,保證烏國「無啖好食」。
同時,俄國又向烏國伸出橄欖枝,承諾給予可觀能源折扣、保持兩國邊境互通及恢復部分前蘇工業合作,利誘烏國加入歐亞經濟聯盟。
歐盟開出的條件之一,是烏國須釋放前總理季莫申科,威脅到總統亞努科維奇後年競選連任的勝算,由他操控的國會連續6次否決釋放草案。而且歐盟堅持不補償烏國可能面臨的龐大經濟損失,對國庫空虛的烏國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俄國積極游說令烏國重新評估與歐盟簽訂協議的利弊,成功令烏國叫停談判。不過,鑑於烏國有45%民眾支持靠向歐盟,支持重新投俄僅15%,亞努科維奇為免招民怨,也示意談判有迴旋空間,或當歐盟提出更吸引條件時,烏國便會再次改變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