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殲15型艦載戰鬥機 中國第一代艦載戰鬥機,掛載配備多型號空空、空地和空海攻擊武器,綜合作戰效能達世界先進水平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今年已單艦出海四次,而昨天首次以航母戰鬥群編隊遠赴南海,引發全球矚目。航母戰鬥群素有「海上王者」之稱,與前四次出海相比,中國航母戰鬥群南下實現了多項「首次」:首次跨海域遠距離出海遂行試驗和訓練任務;首次以「戰鬥群編組」亮相;首次展示其不受季候和天氣限制的綜合遠航能力等。中國航母戰鬥群的嶄新亮相,向世人展現了中國海軍戰略從黃水走向藍水的前進步伐。
今年2月26日,遼寧號航母駛離大連港駛向青島膠東航母基地,並進行了海上武器裝備試驗,這是遼寧艦今年第一次出海。6月9日~7月3日,遼寧艦第二次出海,進行科研試驗和艦載機訓練,其間首次成功進行了殲-15艦載戰鬥機駐艦飛行訓練和短距滑躍起飛,中國首批艦載機飛行員和着艦指揮員通過了航母資格認證。8月15日,遼寧艦第三次從青島某軍港解纜啟航,進行科研實驗和軍事訓練。航母第四次出海則是在上個月的23日。
「遼寧號」今年五出海 從單艦到戰鬥群
海軍專家指,此次航母編隊遠赴南海,與本年度前四次出海相比有質的不同:首先,前四次航母出海都是形影孤單,單艦出海,而此次則有四艘水面戰艦護航,組成了真正意義的「戰鬥群編組」。此前,內地軍迷和外媒曾多次猜測中國軍方何時能組建自己的航母戰鬥群。評論指,此次亮相就是中國的航母戰鬥群編組出征。
軍事專家、解放軍大校李傑就此表示,從各個國家的航母編隊的編成來看,有防空性能比較突出的,也有反潛能力比較強的,還有多用途、綜合性能比較強的艦隻。這樣,在航母海上執行任務的時候,可以彌補航母本艦由於沒有預警機,只靠預警直升機來探測、搜尋、監視等能力的不足,加強其對空防禦探測能力。
李傑指出,航母編隊訓練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先是一些主要的戰鬥艦艇,如具有防空和反潛的水面戰艦為它保駕護航,進行配合性訓練。將來還要配屬核潛艇、綜合補給艦等艦種,進一步擴大編隊編成進行訓練。待航母編隊在訓練合格、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後,還會去更遠的海域進行訓練。
此外,遼寧艦前四次出海都是在單一海域內進行訓練,而此次目的地是南海,這是中國航母遼寧艦入列後,首次組織跨海區的長時間航行訓練。通過長時間跨海區的航行,將對戰艦有關設備的性能進行連續工作情況下的檢驗,對艦隊整體訓練水平進行考驗和鍛煉,對裝備在不同氣象水文條件下的性能進行試驗。
多項「首次突破」 跨海區全天候邁向深藍
最後,有專家指出,此次中國航母編隊遠赴南海將充分展示中國航母所具備的全天候出海能力。眾所周知,南海相較於黃海和東海更具有大洋性質,風高浪大,海況極其複雜。這無疑對航母戰鬥群提出嚴峻考驗,中國航母編隊也完全有能力足夠應對多變複雜的氣候和海洋條件。中國海軍邁向深藍的步伐勢不可擋,中國航母戰鬥群的跨海跨區巡航,展現了實踐這一戰略的堅定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