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京滬等內地特大型城市人口已接近城市承載量極限,引致「城市病」日益凸顯。圖為北京塞車情況。資料圖片
霧霾、堵車、水污染、高房價、垃圾圍城……近年來,內地已進入「城市病」集中爆發期,其中北上廣等特大城市更是突出。三中全會決定中「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論述,引起廣泛熱議。專家認為,有關決定無疑為北上廣等特大城市「攤大餅」似的不斷擴張戴上了「緊箍咒」,將有助緩解內地特大城市日益突顯的「城市病」。
「城市病」因「大」引致
三中全會前,身為老北京的張先生和上海市民劉女士一樣,雖然覺得戶籍制度改革、放開異地高考、推進城鎮化是未來的方向,但又擔心這會不會進一步加重「城市病」,進而影響到自身的工作生活,然而三中決定公佈後,兩人都覺得雖然「城市病」仍在,但怕更多人會繼續湧入的擔心多少可以放下些。
相比今年3月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規模」的表述,此次三中全會的決定有所不同,將合理控制改成了嚴格控制,要求「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近年來,針對「城市病」,內地不少城市頻繁出台對策:限號、限行、提高停車收費、發展公交系統、把路面拓到上百米寬,工廠外遷,城區改造等等,但是收效甚微。
「城市病」歸根結底是「大」引起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1日,北京軌道交通全路網客運量首次突破900萬人次大關,再創歷史新高,上海地鐵日均客流量在一年前也逼近700萬,高峰限流措施頻繁。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中,每3個人中就有1個是外來人口。
戶籍改革須遵均衡原則
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指出,類似京滬等內地特大型城市,人口已接近城市承載量極限,如果一次性將外來人口全部改成城市戶籍人口,將會出現人口倒掛情況,城市將難以承載。因此,戶籍制度改革要遵循佈局合理均衡的原則,即小城市全面放開、大城市有序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