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圖為寧夏一家中小企業。 新華社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前董事長、彭博視角專欄作家 Jim O'Neill
目前全球經濟瀰漫荋d觀氣氛,其實是多慮了。美國、中國、日本這三大經濟體形勢大好。除非歐洲形勢又有新的惡化情況爆發,其他開發中國家也有意料之外的災難發生;除此之外,全球經濟看起來是有可能溫和加速成長。
經濟成長的速度以及可持續多久部分取決於我們不得而知的事:世界經濟的長期趨勢成長率。這個數字大家都想知道。比如說,這個數據可以讓我們輕輕鬆鬆就能預測資源不足的壓力,或是要判斷未來到底是會碰上通脹還是通縮。
如果事先能了解經濟成長是高於還是低於趨勢,那麼要斷定全球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太過於寬鬆抑或是過於緊縮就容易多了。預知趨勢成長率還會帶動長期的福祉:了解生活水平攀升的速度有諸多用處。
可惜的是,深層的成長趨勢藏在層層的不確定因素裡,尤其是那些經歷瞬息萬變的國家。這裡還有一個總額相符問題:理論上,所有國家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長期趨勢同時一起成長嗎?例如,大宗商品價格急速上漲時,大宗商品出口國可以健康的速度高度增長,但是大宗商品進口國可就慘了。
反之亦然。2013年,大宗商品價格疲軟衝擊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卻助了英國一臂之力。歷史多多少少可以作為借鏡。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980年代世界經濟成長率平均為3.4;而在1990年代則是3.2%。
因此許多經濟學家把3.3%視為趨勢成長率的合理預估值。問題是表現上的穩定其實隱藏了平均成長率周圍許多變數,就國家層面而言,也掩蓋了從一個十年到下個十年的變化。以日本為例,其1990年代的經濟成長就遠遠不如1980年代。■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