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李樹甘、吳祖堯
最低工資、標準工時等是近年最熱門的勞工政策議題。筆者於近兩年接觸了一些勞工界人士、商界人士、學者等等,與他們討論勞工政策的問題。從中發現社會對於實施勞工政策與否及其影響,仍有不少爭議,而這些爭議必須得到解決,社會才能達成共識。
當中,最低工資的影響是其中一大爭議。一些評論指出最低工資造成生產力與工資脫u,企業不能賺取合理的賬面利潤,便會離場,一些蝕本的企業更會倒閉或裁員。然而,坊間亦有不少評論指出,最低工資可提升工作效率、減少失業和流失率等,並引用外國研究作證據。為什麼結論的差異會這樣大?筆者認為,最低工資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取決於勞力市場的結構,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下,最低工資的影響差異甚大。
利弊取決不同市場結構
另外,我們最常聽到增加最低工資水平的理據是最低工資滯後,原因是本港低薪行業時薪已超過最低工資。而事實上不少行業的市場工資顯著上升,是勞工短缺的結果。可是,我們有否想過勞工短缺很大程度上反而是由最低工資所造成?我們先要弄清楚因果關係,不能把所有負面因素都當成調高最低工資的理由。此外,最低工資會否引致失業增加、引發通脹或轉工潮,是否需要定期檢討等都是討論焦點。其實,最低工資在不同的經濟周期都有不同的影響,現在所見的只是經濟景氣的現象,不能忽略經濟差時的後果。
除了最低工資之外,坊間亦提出了各式各樣支持實施標準工時的理據,不少標準工時的支持者都以「縮短工時,增加作息時間」為理據,希望透過減少工作時間,從而幫助員工改善作息平衡。可是,實施標準工時,令額外工作時間的工資比原來工資高,會否適得其反,減少作息時間?在「變相增加工資」後,僱主可能增加兼職以取代加班,員工總收入反而減少,又增加上下班時間,員工服務質素亦受影響,是否社會所樂見?
標準工時或增勞資矛盾
此外,在標準工時下,僱主會更重視員工為公司帶來的效益。例如他們將加強監察員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比以前更要爭分奪秒。勞工政策目標在減少勞資矛盾,還是增加雙方磨擦的機會?若員工的工作壓力將會更大,標準工時反而不利於改善作息平衡。何況,在勞工短缺的情況下,縮短工時是否實際可行?
除了勞工政策困擾茬狺u市場之外,勞工短缺亦是目前勞力市場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有勞工團體指出聘不到員工是僱主不願提高薪金所致。但是否高薪就一定可以聘到足夠員工?為何僱主在有盈利下仍不肯加薪以吸引及挽留員工?是否「自討苦吃」?有建議指出香港有輸入外勞的需要,勞工團體指外勞將會取代本地勞工,故作出反對。可是即使不輸入外勞,在工資不斷被非市場力量推高的情況下,一些本地勞工遲早被機器取代,而面對全球化競爭,香港又不能自給自足,輸入外勞應否視為持續發展的政策,能照顧勞資雙方利益?近年為何勞資關係愈來愈緊張,究竟當中的矛盾在哪裡?可否化解?畢竟勞資雙方是共坐一條船,大家需要齊心面對外來風浪。
我們就現時本港勞力市場目前面對的三大熱門問題:勞資矛盾、勞工政策及勞工短缺,撰寫《勞資矛盾的危.機-勞工政策與勞工短缺的分析》一書,嘗試以經濟學角度分析以上問題。筆者盼望能拋磚引玉,帶起更多討論,在不久的將來,見到更多更有系統地研究本地勞工及相關的公共政策。■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