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本人拍純愛很有一套,能精準捕捉少男少女的情緒,又輕描淡寫地帶出人物間的矛盾關係。早前於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的《還愛嗎》(Again),是日本新晉導演金井純一的第一部長篇作品。少男少女邂逅、約會,後因懵懂衝動做出恨錯難返的事,內容看似尋常,但導演巧妙地在青春純愛故事裡加入一些現實元素,與日本這個畸形社會不謀而合,大大提升了電影的可看性。■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場地:富豪酒店
電影由柳樂彌生飾演男主角橋本龍,並找來第一次演戲的吉倉葵演女主角朔日,青春氣息濃厚。兩個家庭背景南轅北轍的年輕人,某日因為橋本龍上門執拾舊物認識,在不斷的邂逅交往中慢慢走在一起,但朔日的母親管教嚴厲,朔日經常想方設法逃過母親的金睛火眼。一日,橋本龍一時衝動,把朔日拉到草叢裡侵犯她。朔日大受打擊,母親報案後,日本NPO協會(非牟利機構)介入案件,橋本龍與朔日在協會監視下,重新取得話語權,在眾人眼底見面「約會」,了結事件。
電影有兩幕頗受爭議,朔日與龍的見面及她最後主動與龍擁抱。受害人與加害者的和諧相處確實不可思議,而導演這樣的安排,也讓脫軌的純愛重回軌道上,畢竟青春才是電影的重點。
拍攝兩大新嘗試
導演第一次執導長片,做了兩個嘗試。一是用手提式攝影機拍攝,因而畫面的質感稍為粗糙,鏡頭不時搖晃;其次是劇本從頭拍到尾,沒有東拍西拍再剪在一起,感覺更一氣呵成。「我想拍一個有親切感之餘,又帶有人情味的故事,加上這是吉倉葵第一次拍戲,我想捕捉她自然的一面。一方面用手提式攝影機可以拍得比較自然,另一方面嘗試用紀錄的方式去說故事。」金井純一接受訪問時說
吉倉葵也確實自然地演繹角色,戲中她與龍有兩次擁抱,第一次是龍騎單車送她回家,兩人說起自己的家庭,朔日下車道別後和他擁抱,「這是我臨時加的。」金井純一忍不住笑說。而最後兩人說清楚以後不再見面後,朔日看着龍的背影,忍不住跑過去抱着他,導演最後神來一筆,卻成了電影最受爭議之處。「劇本原本也沒有這一幕,朔日只和媽媽擁抱,但青春電影嘛,總要增加一點議論。」正常來說,受害人與加害者在事後一般都不會見面,而導演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直接去相關的NPO協會翻查過去的案件,也發現大部分人都避免見面。「我覺得兩人見面這一段很有趣,這在日本也引起討論。」朔日處於一個懵懂的成長階段,她對龍的感情很純粹,即使被侵犯、被傷害,由於那是一個她很喜歡的男生,對她而言,這無疑是一件難堪的事,但她更重視的是龍是否喜歡她,當下那刻對她最大的打擊是龍的行為讓她對兩人間的情感產生質疑。而龍也處於青春階段,容易憤怒容易衝動,他坦承自己很喜歡朔日,對於自己傷害了朔日也後悔不已。
集眾家之成
金井純一此前拍了兩部短片,一部中篇作品,短片《轉校生》也是一個青春故事。「青春一閃即逝,女孩子的變化很有趣,有很多微妙的情緒,我想去表達這些。」他亦坦言,是枝裕和、岩井俊二這批導演對他影響甚深,而他也非常喜歡香港導演王家衛。「《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我都看過,我也喜歡杜可風的拍攝風格。」誠然,這部無關商業的製作,帶有是枝的細膩情感,更抓住岩井俊二式的敘事色彩,配上小林武史的配樂,畫面很乾淨。
《還愛嗎》是走影展風格的片子,不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輕鬆感人,沒有《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懷舊氣息,也不是走《小時代》的浮華戲碼,恨錯難返的青春在金井純一的鏡頭下被放大,角色間的張力、衍生的火花、鏡頭的切入,乾脆冷峻,情緒拿捏得準確無誤。「這部戲的預算不多,是低成本製作,本土不大關注,反倒海外迴響比較大。」電影早前在日本公映,大概有三十多個戲院放映,場數不多,沒有造成太大的熱議。「新導演的作品很難在戲院上映,電影要成功有三個元素:有名的導演、好的故事、好的演員。」
目前,金井純一正在拍一部關於幽靈的電影。「在一家咖啡廳裡,火光閃爍,幽靈會跑出來和你聊天,而火光熄滅後,幽靈便消失。」與之前拍的青春片很不一樣,之後他更會拍一個女孩與髮型師的故事,人情味會更濃厚一點。「《還愛嗎》算是我的出道作,在外面拿到好成績對以後找角色、找投資人有幫助。」
電影背後
1. 電影中安排受害者與加害者見面的NPO協會,是近年出現的社會組織,是犯人與被害者的橋樑,聆聽雙方的心聲,協助他們平復心情,雙方亦可選擇是否見面會談。日本目前只有兩個類似的團體。
2. 電影裡,朔日對媽媽說:「我不想變成像你這樣的人。」飾演母親的朝加真由美在現實生活裡,女兒也對她說過同樣的話,因而演起來特別有共鳴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