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北區幼稚園學位供應緊張,早前就有不少雙非家長連日通宵排隊取表,以爭取學位。其中為女兒在港斥資500萬元置業的雙非家長陳先生,終於苦盡甘來,獲得幼稚園的取錄信函,總算放下心頭大石。不少雙非家長就銳意培訓孩子,希望他們更易適應香港的學習。
未滿周歲 學前班月花五千
於內地居住的雙非家長陳先生,早前在港購入粉嶺一個價值500萬元的單位,方便女兒升讀本地幼稚園。女兒新學年將升讀香港五常法幼稚園,將交由太太和親戚輪流到港照顧,不用跨境上學。據了解,陳先生早於女兒未滿一歲,已安排她於內地參加學前班及親子教育課程,月花3,000元至5,000元,冀女兒邊玩邊學英文和參加活動,相信幼童適應力強,可以應付香港課程。他又認為,大部分香港人態度寬容,不擔心女兒雙非童身份影響在港學習。
幼子獲幼稚園取錄的雙非家長喻小姐感覺「心情放鬆了一點」,但她指,兒子未正式入讀幼稚園,她又已經開始擔心孩子升讀小學的事宜。她指會陸續了解相關升學資訊,待兒子滿3歲後參加興趣班,例如樂器,自我增值。為了讓兒子盡早適應學校生活,喻小姐計劃利用開學前的空檔,為兒子報讀深圳幼稚園,也會在生活上多講廣東話,讓傾向使用普通話的兒子更易適應香港的學習環境。
雙非家長鄧先生的女兒成功獲上水惠州幼稚園取錄,新學年即將展開跨境上學的生活,未有擔心小朋友不適應。面對香港升學競爭激烈,鄧先生認為,一切言之過早,暫無計劃催谷女兒,「現在才2歲,學太多東西對小朋友好殘忍,由她去玩吓遊戲」。他希望女兒順其自然發展,不渴求入讀名校,相信「有本事就會考到吧」。
教聯會促正視 保原區入讀
就行政長官將公布《施政報告》,教聯會表示,希望當局可以正視北區幼稚園學位不足的問題,確保學童能夠原區入讀幼稚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