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月開售的昇薈售樓現場。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運房局數據顯示,去年新造私樓銷售量按年跌23.28%至9,753伙,是有紀錄以來的新低,新屋現樓貨尾被推高25%至5,000伙水平,反映落成量低亦無法抵銷辣招的影響。地產業界預期,隨着政府加推土地,私樓的長遠供應將會增加,加上息口上升預期及政府繼續實施需求管理措施,料未來樓價會平穩向下。
貨尾單位量上升,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認為,這反映政府辣招嚴重遏制樓市交投,現時仍未達到貨尾單位量增加的最嚴峻時期。他說,如果今年新屋銷售能夠上升到1.5萬個,現樓貨尾可以維持不升。但若銷售跟不上,只有1萬伙,現樓貨尾可以被推高至1萬伙的「警戒水平」。
預期本季樓價跌半成
同時,去年第4季多個新盤齊出,並提供優惠招徠,一手樓盤熱賣,粗略估計去年第4季售出超過4,000個單位,令建築中未售的單位數目大幅減少。黃良昇預期,未來私樓供應只會升不會跌,2015年或2016年間應可達到每年2萬個的水平。相反,過去3年私樓每年的銷售量只有1萬個的水平。銷售低而供應多,將會愈來愈明顯,滾雪球效應勢必加快加大。
黃良昇認為,今次公布的一手供應數字不會對樓價有太大影響,因樓市早於去年已開始步入調整期,預期本季樓價會下跌半成。長遠來說,樓價要從現水平回落兩成,才可解決市民因為樓價高而未能置業的問題。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亦相信,即使截至上季的供應數字有所回落,但相信情況僅屬短暫。始終近年政府積極賣地,而政府銳意增加土地供應,而今年首季政府再安排約5,500個單位的土地供應招標。因此估計新供應數字於上季輕微回落後將再次回升,而今年內甚至有望超越7.3萬伙的紀錄高位。
劉嘉輝指出,在供應持續增加及預期樓市下行風險較大之下,發展商的賣樓壓力會更大。他相信,未來一年,發展商會繼續以補貼稅項的方式減價促銷。而二手業主降價賣樓的個案將有增無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