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盤少賣23% 貨尾增至5000伙


放大圖片

■上月開售的昇薈售樓現場。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運房局數據顯示,去年新造私樓銷售量按年跌23.28%至9,753伙,是有紀錄以來的新低,新屋現樓貨尾被推高25%至5,000伙水平,反映落成量低亦無法抵銷辣招的影響。地產業界預期,隨着政府加推土地,私樓的長遠供應將會增加,加上息口上升預期及政府繼續實施需求管理措施,料未來樓價會平穩向下。

貨尾單位量上升,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認為,這反映政府辣招嚴重遏制樓市交投,現時仍未達到貨尾單位量增加的最嚴峻時期。他說,如果今年新屋銷售能夠上升到1.5萬個,現樓貨尾可以維持不升。但若銷售跟不上,只有1萬伙,現樓貨尾可以被推高至1萬伙的「警戒水平」。

預期本季樓價跌半成

同時,去年第4季多個新盤齊出,並提供優惠招徠,一手樓盤熱賣,粗略估計去年第4季售出超過4,000個單位,令建築中未售的單位數目大幅減少。黃良昇預期,未來私樓供應只會升不會跌,2015年或2016年間應可達到每年2萬個的水平。相反,過去3年私樓每年的銷售量只有1萬個的水平。銷售低而供應多,將會愈來愈明顯,滾雪球效應勢必加快加大。

黃良昇認為,今次公布的一手供應數字不會對樓價有太大影響,因樓市早於去年已開始步入調整期,預期本季樓價會下跌半成。長遠來說,樓價要從現水平回落兩成,才可解決市民因為樓價高而未能置業的問題。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亦相信,即使截至上季的供應數字有所回落,但相信情況僅屬短暫。始終近年政府積極賣地,而政府銳意增加土地供應,而今年首季政府再安排約5,500個單位的土地供應招標。因此估計新供應數字於上季輕微回落後將再次回升,而今年內甚至有望超越7.3萬伙的紀錄高位。

劉嘉輝指出,在供應持續增加及預期樓市下行風險較大之下,發展商的賣樓壓力會更大。他相信,未來一年,發展商會繼續以補貼稅項的方式減價促銷。而二手業主降價賣樓的個案將有增無減。

相關新聞
私樓落成蛇年降 馬年升 (圖)
未來3至4年可售單位7.1萬伙
新盤少賣23% 貨尾增至5000伙 (圖)
樓價微升 跌勢未改 (圖)
復牌8毫變5元 中信21瘋炒 (圖)
中信21復牌後股價暴漲 (圖)
現時借殼難度有如IPO
牛熊線失守 84牛仔犧牲 (圖)
昨跌幅顯著板塊 (圖)
華融擬引入戰略投資者趕上市
港銀信貸超增改善 (圖)
油塘灣項目增至6556伙
白石角地皮招標料值40億
置富信託多賺18.3% 創新高
零售銀行去年稅前多賺22%
銀公:今年貸款高單位數增長 (圖)
馮孝忠:投資產品減半至250種
匯添富推內地首隻港股槓桿基金
財經動態:張灼華:兩地基金互認達共識
財經動態:華僑銀行推遲購永亨期限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