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阿里巴巴入主中信21(0241)疑似「借殼」上市,令人回想起2000年,電盈(0008)主席李澤楷借得信佳「殼」在港上市,消息公布當日,得信佳的股價由不足0.1元飆升到3.22元,升幅高達22.6倍。經此一役,將科網泡沫漸漸推至頂峰,情況與今日何其相似。但今天的「借殼上市」規則,與當年已大相逕庭。
04年修例限借殼上市活動
2004年4月1日生效的聯交所新修訂《上市規則》,限制了借殼上市的活動,主要體現在增設「反收購行動」一項,將反收購的上市公司視作「新申請人」,必須按照公開招股(IPO)的形式審批。
《上市規則》對反收購的界定是:注入資產值達到殼公司資產的100%,且收購事項發生後,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動;在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的24個月內,上市公司向取得控制權的人士收購的資產值,達到殼公司資產的100%。
阿里直接申請上市或更快
如果阿里巴巴借中信21上市,先不論中信21能否「蛇吞象」,阿里巴巴需視作IPO,重新向港交所上市委員會遞交申請,並要獲批才可以成功上市。這樣阿里巴巴便需要提交兩年的盈利提審核,以阿里巴巴目前的盈利狀況,其實直接申請上市的時間可能更快。
事實上,阿里巴巴的上市時間,對其主席馬雲相當重要,因為只有在2015年底前上市,才能繼續回購雅虎所持股權。
阿里巴巴和雅虎在05年8月宣佈,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同時獲得雅虎10億美元投資,雅虎由此獲得阿里巴巴40%股權和35%投票權。上述交易結果,令馬雲從雅虎獲得10億美元的財力支持,得以迫使eBay放棄中國市場。
回購雅虎持股 明年底死線
雅虎憑借交易成為了阿里巴巴單一最大股東,股份佔比超過馬雲及管理層。此後,阿里巴巴多次向雅虎提出回購股權方案。到2012年5月,阿里巴巴與雅虎敲定股份回購協議,將回購雅虎持有公司股份的一半(即20%)。回購協議同時約定,阿里巴巴只有在2015年底前上市,才能繼續回購雅虎所持股權,故市場一直認為阿里巴巴的上市時間是迫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