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隨想國:流行


興 國

有些東西,流行一時就消失了;有些東西,流行之後會持續多年;有些東西,流行過後會消失一陣子又再流行。

比如食物,曾經流行過的胡椒蝦,如今在食肆已難吃到;比如中國稱作枱球的桌球,因為出了個丁俊暉,便流行起來,而且持續流行着;比如西裝,有時會流行雙排扣,有時會流行單排扣,有時流行大翻邊,隨時會作改變。

我手上有一本「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聞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流行語--二○○七發布榜》,翻閱二○○六年時的流行語,有些已經褪色,有些還在新聞信息上佔着流行的位置,有些就已然消失。

比如「中國二○○六年度流通度最高的十大流行語」分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社區衛生服務、創新型國家、德國世界盃、股指期貨、社保基金、融資融券、八榮八恥、《江澤民文選》、中非合作論壇。像德國世界盃,注定隨着結束而不再流行了。

比如「中國二○○六年度流行語中的十大人名」是:叢飛、郭德剛、安倍、齊達內(即港譯施丹)、黃健翔、潘基文、丁曉兵、易中天、哈尼亞、楊威。這些當時曾經名揚一時的人物 ,有的已然淡出,有的還在舞台,最特別的,是安倍在二○一三年依然因為他的軍國主義式言論,成為信息常提及的人。想來二○一四年安倍的壞名依舊大量出現在新聞之中。

有什麼東西能像牛仔褲那樣,流行幾十年依然不褪色?有什麼人物,能以好名聲年年在人們口中流行相傳的?

相關新聞
歲月舊夢 風靡一時的老月份牌廣告畫(下) (圖)
藝訊:「遷想妙得-饒宗頤書畫欣賞」展覽下月舉行 (圖)
百家廊:天公生日大過年 (圖)
琴台客聚:馬年大事預測
翠袖乾坤:無頭東宮蟹美人
海闊天空:印度洋上的珍珠
七嘴八舌:媒體競爭停不了
隨想國:流行
五味人生:豆腐的魅力
「明星學院」體驗K-Pop文化 (圖)
自遊行:新春賞燈賀馬年 (圖)
剎那美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