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統促總會:習談話為兩岸發展奠堅實基礎及方向


放大圖片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昨日舉行座談會,與會者均認為習近平的談話具有歷史意義,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了堅實基礎。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沈清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早前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並對兩岸和平發展發表重要談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昨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體現了「四大要點」,包括體現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誠意及決心等。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昨日舉行座談會,與會者均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談話具有歷史意義,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及前進方向。

統促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在座談會上發言時分享了「兩點體會」:第一,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台灣同胞,非常了解台灣歷史,非常了解台灣同胞所思所想所求,由於習近平總書記長期在福建、浙江、上海,並曾接待台灣探親同胞及台商;第二,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及反對「台獨」基礎上創造突破,「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很真誠,大家聽得很感動。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應積極回應,拿出勇氣創造突破,包括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等政治問題」。

黃英豪:對兩岸發展更有信心

統促會香港總會會長黃英豪形容,習近平總書記的「四點談話」,從尊重歷史和台灣出發,提出兩岸同胞要齊心協力及攜手同心,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攜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偉大的戰略構想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創造了堅實基礎及前進方向,令兩岸關係將迎來新的歷史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尊重台灣同胞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願意首先與台灣同胞分享內地發展機遇,我對兩岸發展更加有信心」。

林建岳:親民風格值得學習

統促會香港總會監事長林建岳認為,有些台灣同胞對大陸還不太了解,習主席「兩岸一家親」的論述,不僅體現對台灣同胞的關心,也讓台灣同胞了解到中國夢、了解到兩岸同胞就是兄弟姐妹。而習主席展現的親民風格,值得對台工作的人員學習。

姚志勝冀「習馬會」在港進行

統促會香港總會執行會長姚志勝指,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意義重大,說明大陸與台灣同胞血濃於水和血脈相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條件及提供了指導性方向,「習總書記非常了解台灣風俗習慣,台灣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希望台胞參與中國夢,展現於在一個中國下願意溝通交流」。他深信「習馬會」能夠很快實現,又建議在出現「九二共識」的香港進行「習馬會」。

吳天賜:感情濃厚能促大統

統促會香港總會副會長吳天賜回憶祖父114年前到台灣認親,找到了300多位親人,所以自己對習主席「兩岸一家親」的論述體會很深,感覺親切。他認為,時至2000年,兩岸關係發展雖迅速,卻非常態,主要是「兩通兩不通」,即「經通政不通、民通官不通」,因此需要等待「三緣出大通、三通出大統」,因為地緣、血緣、商緣這三緣,促使兩岸期望早日三通,三通了就會出大統。

吳天賜續說,現在已經到了「出大統」階段,正如習主席說現在到了關鍵時候。因此大家都應該加把勁,除官方更多相互往來,民間團體也要努力。他作為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理事長,該會未來方向是「走向中南部、面向中下層」,與台灣民間交流溝通,增進彼此感情,相信感情濃厚了就能促成大統。

楊志紅:為對台工作指出方向

統促會香港總會顧問楊志紅認為,習主席對台的重要談話也為統促會開展台灣工作指出方向。她說,當年國共兩黨為抗日不分黨派,大陸之後開放台灣同胞來大陸探親,三通後從經濟層面幫助台灣,大陸從這些人性化政策感動台灣人民,相信會慢慢解決政治矛盾。未來,統促會要充分利用香港有利條件,更好向台灣宣傳國家政策,早日實現中國夢。

相關新聞
張志軍:兩岸和平進程 歡迎泛綠參加 (圖)
習近平談話四要點
真情流露:「兩岸一家親」
小資料:黑水溝
在閩17載 深諳台胞所思所想所求 (圖)
港統促總會:習談話為兩岸發展奠堅實基礎及方向 (圖)
專家解讀:兩岸政治獲突破 今明兩年是關鍵
奧巴馬見達賴 中方嚴正交涉 (圖)
專家解讀:執意見達賴 損中美互信
屢挑釁華底線 西方自嘗惡果 (圖)
崔天凱:美無理指責 非建設性態度 (圖)
房峰輝語美陸軍參謀長:中美須防衝突風險 (圖)
菲總長妄言華南海主權是「廢話」
歷屆美國總統會見達賴事件簿(部分) (圖)
鄭新立:農改建民營銀行城鎮化是重點 (圖)
官媒曝遼寧艦戰群新圖 (圖)
新疆反恐首納兩會安保
京國安局長梁克被免 公安系李東空降接管 (圖)
京實施「單獨兩孩」無礙控人口
江綿恆任上海科大校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