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侯傑泰表示,由於MOOC有助推動教育均等,中大對於加入「Coursera」亦是全力支持。劉國權 攝
中大副校長:抹平教育差距 促院校競爭升教學質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暢銷書《世界是平的》寫到,世界正被各式各樣的科技抹平差距。在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眼中,MOOC(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亦是抹平世界的一台強力「推土機」:有了MOOC以後,山區的孩子亦可以讀到大城市院校的高質素課程;它亦促進了院校之間的競爭,迫着大家去提升教學質素;甚至為院校「共享課程」提供了可能性。侯傑泰更斷言︰「有了MOOC以後,世上就不會再有二流大學,只剩下一流大學。」
中大去年與MOOC平台「Coursera」結成合作夥伴,計劃開辦5個內容涵蓋人文、社會科學、經濟及金融,以及資訊科技等範疇的課程,其中由前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授課的課程「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的角色」,瞬間就吸引了全球近20,000人報名。
東西更易交流 填平文化鴻溝
說起加入「Coursera」,侯傑泰表示,中大對此可謂「全力支持」,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MOOC能推動教育均等:「中大其實也想在此多做點事,而Coursera上的課程是免費給所有人讀的,這意味山區的學生都可以聽到香港教授的課,只要他們能上網就已經可以,這是真正的『全民教育』!」
同時,有了MOOC以後,東西方的文化就更容易交流,在填平文化鴻溝的推土機中,侯傑泰認為,香港更是當中不可缺少的零件,「像中國文化、中文等課程,香港有能力以英文去教授,讓西方人更明白當中的內容;而香港的課程,也可製作中文字幕,令內地人看得懂,就連聾人也可以靠着電腦上大學課堂」。
「MOOC對人類最大的影響,就是有了它以後,世上就不會再有二流大學,只剩下一流大學。」侯傑泰解釋,這不止是因為考試成績、家庭經濟狀況不再是修讀一流大學課程的門檻,更是MOOC某程度上造成了院校間的競爭,令更多大學開放自己的資源,並精益求精,「如果哈佛大學將課程放了上MOOC,很多學生去修讀,那麼它就可能比史丹福大學出名很多。所以對院校來說,它們有需要參與在MOOC之中,去做這免費的教育資源。你可以不參與,但是,世界已經變了」。
倡8大合辦入門課省成本
那麼對香港來說MOOC又有何意義?侯傑泰坦言,香港現在對MOOC的參與還不是很多,但如果8大可攜手發展,亦可能有另一番景象,尤其是現時8大加起來規模也只相當於美國一所大型院校情況下,如果透過MOOC「共享課程」,資源將大大節省,而在英國和內地等,其實也有近似做法。
他表示︰「我們是否需要有8所院校,在每個相同的專業都要有自己8個Introductory Course(入門課)呢?如果大家透過MOOC去合作,是一個即可節省成本,又不失質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