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ot how good you are. It's how good you want to be.
這句話來自一本同名的英文書籍,同時亦是筆者自高中時期開始在義工生活上的座右銘。自小學開始,筆者加入成為童軍,開展義工生涯,同時亦在校外校內參加了不少的義工服務,慢慢地累積經驗。
去到初中末段,筆者開始接觸統籌義工活動的工作,由一位義工幫手去到成為籌備成員之一,所花時間固然比之前多,同時亦要面對不同的問題,如:學業與義工生活之平衡、時間管理等問題,這一一都在籌備不同的義工活動時遇到;慶幸有一班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互勵互勉,難關才得以一一渡過。
然而,人大了,時間長了,特別是舉辦多了義工活動後,開始忘記了做義工的本質。究竟為何而做?究竟為達到甚麼目標而做?筆者有一段時間開始感到迷失,覺得有一些義工活動是「為做而做」,忽略了做義工本身的目的。
為有需要人士帶來溫暖
其實,做義工是很簡單的,就是看到社會上有一些有需要的人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的支持,哪怕是小小的一分力,都足以為有需要人士帶來溫暖和祝福。筆者自身有定時捐血的習慣,3年前,一次機緣巧合情況下,在本身參加的童軍舉辦的捐血活動日擔任了工作人員,及後開始成為了籌備成員之一,開始協助舉辦這個大型活動。
過程中,讓筆者記憶猶新的事莫過於參加者的肯定與支持,記得有一位參加者與筆者說:「謝謝你們所舉辦的活動,令到不同的人提升捐血意識。」一句小小的說話,卻令筆者感到溫暖;做義工,本身就是不求回報的工作。
「取之、用之」社會添色彩
筆者現在是一名童軍領袖,負責帶領一個團的幼童軍。成為領袖的原因是希望可以培育下一代,讓他們成為良好公民;兒時在領袖身上所學到的,希望可以授予下一代,得以薪火相傳同時,亦希望可以「取之、用之」,為社會的未來添上一點美麗的色彩。哪怕只有一點綿力,亦希望可以回饋社會。對於部分家長而言,童軍集會猶如周末托兒所一樣,我們只需好好照顧他們就可以了;然而,對我而言,這兒並非一個托兒所,而是一個利用童軍知識及技能去促使他們學好的地方,免在少年時期誤入歧途。因此,我常提醒自己,將自己所見、所學的事都帶回他們身上,希望他們有所得益,大家一同成長。
作為一個義工,略盡綿力去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就是這樣簡單。有很多事情,並不是做了之後讓你自己有多好,而是要想整件事會變得有多好,所以各位,竭盡所能吧!■李海權 香港傑出專上學生服務協會出版秘書
(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