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從未到過這家食肆,跟來自加拿大幾個女友來到商場,大家覺得需要吃點東西,看到招牌似曾相識,相信是食家提過的「名店」,就好奇選擇了這一家。
坐下來,既然是廣東食肆,當然吃點心了,例牌點心,當然不離蝦餃,就算營養專家警告過,一件蝦餃裡頭至少放了一匙油,大家評算過,四個人,每人一件,應該影響不到減肥大計,出外旅遊,何妨放縱一點,蝦餃向來是廣東點心的首選。召來侍應,小阿哥看過點心紙,猶疑問道:「一籠?」不會四籠吧,四位女士,難道那麼好胃口,四大姐沒答話,侍應小哥先解畫:「我們這裡,每籠蝦餃只得一件!」一件?大鄉里出城,不止未見過每籠只得一件的蝦餃,甚至還未聽過,好罷,於是為了見識一下這隻籠中蝦便要了四「籠」。
蝦餃未到,先來幻想一番,女友A樂觀,說可能是大龍蝦;女友B和C卻擔心這隻蝦餃放了四匙油,這天卡路里大超額,不但不能吃其他點心,甚至兩天不能吃飯改吃菜蔬了。
原來A過於樂觀;B和C過於杞人憂天;蝦餃不外小籠包般大,大家不由笑呼:「哈,餃?」大概是傳統四隻縮成兩隻的饀料,單是這四隻蝦餃,賬單上便要過百元了。
往後的糯米雞,袖珍到像兩隻麻雀牌,這小小雞,比蝦餃大不了多少,那盅牛肉飯,櫻桃小嘴吃不到十啖八啖,女友笑說:「香港食肆真會為食客健康着想,不像我們加拿大那邊的食肆,什麼點心菜式都比這裡大一倍,大概那邊經營食肆的都是幾十年前香港過去的老移民,所以一直保持當年點心菜式原貌!」大家於是明白,為什麼從加拿大回來的女士,體重都那麼「驕人」,還是香港食肆體貼,先為食客荷包減輕一點,然後照顧食客體重,好等她們保持身材窈窕,難怪到加拿大度假一個月的香港人,回來時都平添一二十磅,加拿大來港度假的,好比上過幾堂減肥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