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嘉道理慈善基金會2011年撥款100萬人民幣,讓張建華到甘肅武威乾旱地區進行節水技術培訓試點項目。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農作物缺水研究及節水灌溉技術專家張建華,曾被權威科學期刊《自然》評為「五位可改變世界的農作物研究者」之一,科學地位可算舉足輕重,然而在其科研路上,也有遇到瓶頸位的時候。對於貧窮且知識貧乏的農民,張建華直言要讓他們接受新的灌溉技術,並採用相關設備,甚有難度;當中推廣的過程也令他倍感無奈。
起初張建華向武威市的農民推廣其研發的「分根區交替灌溉」法,以及由此研製用作節水的管導,但因農民對灌溉概念的誤解、沒有多餘的資金等因素而乏人問津。「他們沒有節水灌溉的概念,以為灌溉的水是越多越好。所以最困難的是怎樣讓很窮很窮的農民,能夠接受節水的技術」,要糾正農民根深柢固的誤解,讓他們接受嶄新的灌溉知識,毫不簡單。
他續說,在資金方面,製作節水的管子每畝地(約667平方米)成本需要約2,000元人民幣,而平均耕種近十畝地的農民,便須至少花近2萬元人民幣。但當地農民十畝地的農作物,卻也只能賺取數千元,那絕非小數目。對辛苦研發的技術雖對農民有利無害,惟未能推而廣之,張建華坦言:「很無奈,但作為科學家我們實在沒有辦法,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事。」
幸獲嘉道理基金捐百萬推廣
直至兩年前,嘉道理慈善基金會得知張建華在西北的研究項目,毅然捐出100多萬元人民幣,讓中國農業大學與武威市政府合辦一所農民田間學校,在校內集合10多條村的農民代表,教授他們節約灌溉的知識,又免費送贈節水設備讓他們試用,在村內作宣傳之效。結果,推廣反應不俗,武威市農民現已逐步了解節水灌溉的概念。
張建華又表示,中國農產品市場始終規模較美國、加拿大等地小,農民收入與投入不成正比,導致不少農民放棄耕作,改到城市工作,對全國的農業發展帶來衝擊,「這也是國家正致力解決的問題,我們只能夠在範圍內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