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請先閱讀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各行就業人數分齡比例(見圖)
資料二:智庫組織報告
本港智庫組織「香港黃金五十」的研究報告指出,本港人口老化快速,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11年佔總人口75%,下跌至2029年的64%,勞動人口將於2020年起遞減20萬人。預計退休潮在未來15年會令本港GDP減少一成三,相當於每年增長減少1%。有關報告憂慮,這變相讓商機流到對手,令本港經濟出現結構性衰落。 ■資料來源:本地各大報刊
資料三:不同持份者看法
經民聯主席梁君彥:現時本港勞動市場緊張,譬如很多政府基建工程因工人缺口而延工,令工程費用大幅上升。輸入外勞則可加快工程進度,減低建築成本。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副主任葉偉明:本港現時仍有大量潛在勞動力未被發掘,但礙於部分行業的工作環境惡劣,令潛在勞動力拒絕重投勞動力市場;同時,年輕人也拒絕入行,才會人手短缺。
零售業人力發展專責小組主席陳志輝:由2003年到2013年6月,零售業就業人數由約208,000人增至約264,800人,增幅達27%;而同期的零售業職位空缺則大幅增加4倍,至2013年6月有8,100個,反映人力供求緊張。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不少安老機構的時薪有五六十元,即較最低工資時薪30元高一倍的薪金,仍難吸引新人入行。 ■資料來源:本地各大報刊
資料四:各地外勞政策比較(見圖)
想一想:
1. 資料一反映本港近年部分行業的年齡趨勢,試指出有關趨勢。
2. 試分析政府建議輸入外勞的原因。
3. 有人說:「本港輸入外勞對長遠發展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有關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答案:
1. 資料一反映本港近年部分行業的年齡趨勢:
.製造業及建築業的勞動人口出現老化,25歲至39歲的比率下跌,40歲以上比率卻增加,更佔整體行業人數逾六成半。
.運輸業及金融地產業也出現勞動人口老化問題,但變化較輕微。
.零售業的年齡變化平穩。
2. 政府建議輸入外勞的原因如下:
.人口老化 缺勞動力: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11年佔總人口75%下跌至2029年的64%,單靠本地勞工支撐,難免出現勞工人口老化問題,有礙行業發展。
.部分工種人手不足:建築、護老、飲食等行業礙於行業生態具厭惡性,難以吸引新血入行,加上最低工資令薪酬差距收窄,導致有關行業的人手供不應求。
.保本土競爭力:勞動人口不足將影響本港經濟發展,而在全球勞工市場一體化下,香港勞動成本高企,若能輸入外勞,可減低成本,有助提升競爭力。
3. 題目分析:
此題內容圍繞輸入外勞的建議,並不太複雜。作答關鍵在於「長遠發展」及「利多於弊」部分。針對「長遠發展」,作答時應側重於對未來的影響,並考慮整體發展,從經濟、社會、可持續性、政府福利政策等多角度分析。至於「利多於弊」,除考慮利弊外,更要比較孰輕孰重,並點明優次準則,以充分回應「多於」字眼。
利.補足因人口老化而流失的勞動力,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利.輸入外勞從事本地人不願從事的工作,可達致更佳的人力分配,有助本港更專注發展高端產業。
利.緩和部分行業的勞工短缺問題,如護老、建築等。
利.降低生產成本。
弊.影響本地人生計。
弊.可能拉低本地勞工工資。
弊.當經濟衰退時,或導致「勞工過剩」與「就業不足」等問題。
弊.引發本地勞工與外勞的矛盾,影響社會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