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求醫經歷


放大圖片

晨 風

近年經常聽到醫患矛盾上升的極端事件,讓人不由感嘆:醫生這個曾經神聖而風光的職業,怎麼變成了高危職業?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醫患矛盾的激化,並不能簡單歸於患者素質低,也該從醫院方面找找原因。最近,有位外地親戚說了在北京的求醫經歷,讓人頗為感慨。這位親戚因腹部疼痛,當地醫院又治不了,只得緊急來北京大醫院求醫。他被妻子用輪椅推着,剛下飛機就直奔了醫院。聽說這家醫院掛專家號特難,於是提前托人掛了個專家號;又聽說想早住院必須紅包開道,又包了個3000元的紅包。

去門診後趕緊塞紅包,開始醫生不要,可家屬死活往人家口袋中塞,醫生只得說了聲「謝謝」收了。親戚這下心裡才踏實。於是,醫生給開了一張長長的化驗單,一個多星期才全化驗完,沒治呢就花了一萬多塊錢。其間因沒給開止痛藥,病人依然痛得坐臥難安,夜裡不能睡覺,只得生扛,還怕沒治呢就痛死了。化驗單出來之後,專家說可能是惡性腫瘤,不歸他這個科治,就寫了個紙條,把病人轉到了其他部門,介紹給另一位醫生。

我問:那3000元紅包白送了?他說:不白送,化驗、檢查都排在前邊,人家還幫我介紹給別的專家,要是不送紅包哪兒有這麼方便?我心想,這心態真是超級好!這麼說,沒錢送紅包的,得了絕症去醫院就難看上病了?

可輪到下一個專家給他看病時,親戚卻沒再送紅包。親戚看明白了:花大錢治的病,尤其是絕症,醫院歡迎還來不及。不僅為醫院創收做了貢獻,醫生還能拿高回扣。等全部檢查做完,親戚已經花了近兩萬塊錢。平時這老兩口省吃儉用,乘公共汽車的錢都得算計。

那家醫院病房有一位農村來的晚期癌症病人,住了一周院,前期檢查就花光了帶來的幾萬塊錢,聽說還要再做一個一萬多塊錢的檢查,就乾脆不治回老家了。病人臨走前問醫生:怎麼住了那麼長時間,光檢查不採取任何措施?醫生說,不檢查完了怎麼決策呀?病人無奈地說:反正最後也得人財兩空,還治什麼?

親戚總算是住進醫院開始化療了。一次化療的費用是3000多元。可是醫生說,國產化療藥效果不太好,而且副作用大,建議打一針進口藥,對治療這種腫瘤特別有效,不過是自費的,2萬4千元一針。親戚反正不能享受北京醫保,又求生心切,就咬咬牙同意打一針。他說,聽醫院的意思,要是不打這針,化療就好像是白花了。

這樣,每次3000多元的化療,再加上每次打一針兩萬四千元錢的針,一個療程就得花近三萬元,相當於親戚一年的收入。醫生說,這樣的療程起碼得做六次。粗算一下,親戚治這病,最少得二三十萬元才勉強夠。夫妻倆辛苦積攢了半輩子,也就有幾十萬存款,可事到如今也只能咬牙了。

親戚做了三次化療之後,主治醫生卻找不着了。一問,調到了另一個科,跟他以前的病人沒有關係了。新的主治醫生說,得重新檢查做個評估,才能繼續往下做化療。於是去做評估,又花了近一萬塊錢的檢查費。親戚說,檢查單子出來之後,醫生連看都沒有看一眼,就讓繼續往下做。

跟北京的醫院打了一陣子交道,除了花錢如流水之外,親戚還發現,無論是在門診還是在病房,病人都是點名道姓地找某某大夫,兩眼一摸黑,就衝着醫院來掛號看病的人極少。他疑惑地說,難道在醫院不認識人就看不了病了?我趕緊說,那倒不是,只是找個熟人心裡踏實點兒罷了!親戚說,我倒先找了熟人,可錢也沒少花,勁兒也沒少費!最後,可能還得人財兩空!

親戚的悲觀,並非無中生有。這樣的例子不少。我家樓下有位收廢品的農民工,已在北京幹了十幾年。去年底突然得了惡性腫瘤,住進北京一家醫院。醫生建議他打的針一萬多塊錢一針,這位師傅住院治病幾乎花光了在北京賺下的所有積蓄,還是不到三個月就過世了。

如果病人經常被「人財兩空」的恐懼折磨,情緒也就極可能失控。他會認為,醫生正是「人財兩空」悲劇的製造者。送紅包讓人痛苦,掛號難讓人痛苦,巨額檢查費以及治療費讓人痛苦,很多不好的結局,更讓人痛苦。

有位朋友的母親前幾年摔了一跤,腰部骨頭微裂,去一家三甲醫院就診。醫生建議採用一種新治療方式:把一種粘合劑注射到腰部,直接把骨頭粘上。家屬問,粘合劑都含化學成分,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醫生肯定地說,不會。可是老人出院不到一年,就得白血病去世了。老人的病與那次注射粘合劑有沒有直接關係呢?朋友一直把這個疑問藏在心裡。從此,對醫生更加不信任。

人人都知道,現在公立醫院醫生的收入,主要來於醫藥費與檢查費的回扣,而不是醫術,所以醫生傾向過度治療,過度檢查,更願意用貴藥、新藥。看病難、看病貴,根子正是醫院現行的考核評價體系。改善醫患關係,如果不從改變醫院體制着手,就是治標不治本。醫生不是聖人,樹立醫德,也要有良性循環的經濟基礎。

事實上,當下公立醫院的考核體制,已讓一些有良知的醫生很難生存下去。不久前去一家知名公立牙科醫院看病,本想掛原先那位主治醫生的號,卻被告之,那位醫術醫德俱佳的醫生,已經跳槽了,在市區一棟商業樓上辦了一家個人診所。

這家醫院其他的大夫、護士非但不忌諱這個話題,還都熱心地告訴我那位大夫診所的地址電話,說以後看牙就去找他吧!還說,他這樣醫術精湛受病人歡迎的醫生,特別適合自辦診所,應該跳出體制。可見,大夫們心中都有一桿秤,是非觀念很清楚,只是在體制中身不由已罷了。■網上圖片

相關新聞
百家廊:求醫經歷 (2014-03-28) (圖)
雙城記:看不懂的戲 (2014-03-28)
翠袖乾坤:有福共嚐 (2014-03-28)
古今談:福特級航母會累死美國 (2014-03-28)
方寸不亂:CBA球員年薪百萬 (2014-03-28)
演藝蝶影:三十年後重現香港舞台的《茶館》 (2014-03-28)
此山中:再說聖羅蘭 (2014-03-28)
百家廊:藍天白雲去哪兒了 (2014-03-27) (圖)
琴台客聚:死去之前,人們最後悔的五件事 (2014-03-27)
翠袖乾坤:好一個小男生 (2014-03-27) (圖)
海闊天空:重訪瘦西湖 (2014-03-27)
七嘴八舌:冀香港的「反叛期」快過去 (2014-03-27)
隨想國:我觸動了警鐘 (2014-03-27)
獨家風景:中美第一夫人 (2014-03-27)
百家廊:求領養 (2014-03-26) (圖)
琴台客聚:講一聲:我係我 (2014-03-26)
翠袖乾坤:金秀賢全智賢非報刊銷量保證 (2014-03-26)
天言知玄:包公真本色 (2014-03-26)
生活語絲:馬年話馬 (2014-03-26)
隨想國:授借權 (2014-03-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