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習近平昨日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新華社
歐洲學院演講 強調中國須走自己發展道路
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結束11日的訪歐之行返國,他離開前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指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國情,注定中國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強調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否則的話不僅會水土不服,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據中新社報道,昨日上午11點35分許(香港時間下午5時35分),習近平在比利時國王菲利普陪同下步入演講大廳。在熱烈掌聲中,習近平發表演講。
習近平指出,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裡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去和不會往哪裡去。我想選擇幾個最顯著的特點,談談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希望有助於大家觀察中國、研究中國、認識中國。
文明古國正發生深刻變革
第一,中國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國家。中華文明是沒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了。2000多年前諸子百家的許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響着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讓中國人具有很強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中國是經歷了深重苦難的國家。中國人民對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記憶猶新。中國人民希望和平、反對戰爭,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也不允許別人干涉中國內政。
第三,中國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後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並且取得了成功。
第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讓13億多人都過上好日子,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中國目前的中心任務依然是經濟建設,並在經濟發展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第五,中國是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不僅將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量,而且將為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四座橋樑」強化中歐關係
習近平強調,觀察和認識中國,歷史和現實都要看,物質和精神也都要看。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脫離了中國的歷史,脫離了中國的文化,脫離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脫離了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是難以正確認識中國的。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否則的話不僅會水土不服,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歐都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樑,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習近平肯定歐洲學院重視中國,致力於歐中關係研究,希望中歐學生用平等、尊重、愛心來看待這個世界,用欣賞、包容、互鑒的態度來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進中國和歐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奮鬥,讓這個星球變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