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雅賢指,適當地控制NANOG的表達程度,調節癌起始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可減低病人的復發率。 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卵巢癌是高致命的婦科癌症之一,提高病人的存活率是科學家的首要任務。香港大學病理學系教授張雅賢,破解了其中一種導致卵巢癌的基因密碼,她與研究團隊發現,維持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的轉錄因子NANOG,其表達程度與對卵巢癌細胞擴散及化療抗藥性呈正面關係,對提高卵巢癌患者抗化療耐藥性以至其生存率有莫大啟示,10年內可推出標靶治療,有望應用至其他癌症。為表揚她的傑出研究成果,近日獲裘槎基金會向她頒發2014/15年「優秀醫學科研者獎」。
卵巢癌發病率於香港女性十大癌症中排行第六,張雅賢解釋,卵巢癌早期難以診斷,也經常出現化療抗藥性及復發,是較為棘手的婦科癌症。她與研究團隊自2009年開始研究卵巢癌,首次發現維持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的轉錄因子NANOG,對癌症起顯著影響。
NANOG失調 增強抗藥性
她解釋,當連串的NANOG基因分子失調時,即其表達程度高,癌細胞會增生得更快,對化療的抗藥性亦會愈強,減低病人的存活率,「只要運用卵巢癌起始細胞中NANOG的表達,便可消滅卵巢癌起始細胞」。她續指,只要適當地控制NANOG的表達程度,調節癌起始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可減低病人的復發率。
現階段,她與研究團隊正為有關研究進行體外測試,預計1年內可在動物身上進行實驗。她期望可深入探討NANOG在腫瘤幹細胞生物學和代謝作用中的角色,預計10年內可推出標靶治療,通過控制NANOG的表達程度,消滅癌起始細胞,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當中的機理除了可治療卵巢癌,亦有望應用至其他癌症,影響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