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語絲:馮驥才「紮紅」


吳康民

大作家馮驥才,在報章上寫了一篇短文,題為《老母為我「紮紅」》,歌頌他的九十八歲高齡的母親。情意並茂,令人感動。

「紮紅」是他的老家的習俗。說是一個人到了本命年,就要紮上一條紅腰帶,表示順順當當地「過檻兒」,寄寓避邪趨吉的心願。

馮驥才回憶十二年前,他剛滿六十歲。八十六歲的老母親親自為他紮上紅腰帶。十二年一晃過去,今年母親高齡九十八歲,依然健康,「面無深皺,皮膚和雪白的髮絲泛着光亮」,而且頭腦清晰,情感也一直那樣豐富而敏感,好像從來沒有衰退過。

今年一踏入臘月,她便為兒子準備好紅腰帶,在農曆除夕那一天,親自為兒子紮上。

這條紅腰帶,還有老母親親自綉上的「馬年大吉」四個字。馮驥才寫道:「什麼力量使她克制着眼睛裡發渾的玻璃體,頑強地使每一針都依從心意、不含糊地綉下去」呢?」

我可以毫不含糊地替他回答:「母愛」!

回想我的早逝的母親,我又一次淚水模糊了自己的眼睛。我們家鄉沒有這個十二年一次「紮紅」的習俗。但每一年的生日,母親都會親手煮一碗雙蛋的麵條來為兒子慶祝。但我從有記憶的日子開始,卻沒有吃過幾趟母親煮的生日麵條。因為我十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接棒為我生日煮麵條的是外祖母,但也煮了不過幾次,我便離鄉別井,到外地升學去了。從此大概有幾十年並沒有怎麼認真過生日,當然也沒有親人為我煮生日麵條。直到近幾年,年紀老邁,許多校友都要為我的生日設宴慶祝,但我總不願舖張。所以往往在每年生辰前後,編輯出版一本新書,以新書首發式的名義,來掩蓋眾多校友們的祝壽好意。

馮驥才的文章最後說,「孝,是中國作為人的準則的一個字,是一種綴滿果實的樹對根的敬意」。是的,孝是最可貴的人性。

馮驥才希望十二年後,一百一十歲的老母親還能為他「紮紅」。我們為他祈禱,希望他夢想成真!

相關新聞
百家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 (2014-04-09) (圖)
琴台客聚:序《我的旅遊精品庫》 (2014-04-09)
翠袖乾坤:何鴻毅為中國藝術、佛學出錢出力 (2014-04-09)
天言知玄:深藏不露的好好先生 (2014-04-09)
生活語絲:馮驥才「紮紅」 (2014-04-09)
隨想國:錯別字 (2014-04-09)
路地觀察:順產還是開刀? (2014-04-09)
百家廊:有一個農民 (2014-04-08) (圖)
琴台客聚:自由派記者 (2014-04-08) (圖)
翠袖乾坤:百貨不如舊 (2014-04-08)
海闊天空:骨子裡的奢華 (2014-04-08) (圖)
見多識廣:微信上的「克里米亞風暴」 (2014-04-08)
思旋天地:老當益壯 (2014-04-08)
淑梅足跡:塑身女王 (2014-04-08)
百家廊:道德的正能量 (2014-04-07) (圖)
琴台客聚:武貴數潘璋潘美 (2014-04-07)
翠袖乾坤:畫家陳慧--教殘障生擁抱生命 (2014-04-07)
跳出框框:兄弟國家 (2014-04-07)
生活語絲:好學生楊金溪 (2014-04-07)
思旋天地:掃墓踏青 (2014-04-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