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石
「台灣能依賴美國保障其安全嗎?」如果讓美國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回答這個問題,答案顯然是:「不能!」因為「華盛頓沒有任何條約義務協防台灣」,且「如果中國繼續其引人注目的崛起,台灣似乎注定成為中國的一部分」,而美國只好「跟台灣說拜拜」!
為維護利益 美國隨時變招
米爾斯海默近日在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的長文《告別台灣》(Say Goodbye to Taiwan),提出雖然短期內美仍會將台作為其遏制中國的重要棋子,但長遠看,隨着中國的崛起,美台間此種關係是不可持續的。美國不可能為保護台灣而冒與中國發生重大衝突甚至核戰爭的危險,這完全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最終只能選擇「棄台」。
近年來,美國國內「棄台」的聲音時有所聞,其核心觀點是:美國應該放棄對台安全承諾。「棄台論」並非主流聲音,還遭到「挺台論」者的批駁,甚至美國眾院外委會主席愛德華.羅伊斯(Ed. Royce)提案確認《與台灣關係法》的重要性,支持美國對台安全承諾,包括售台先進防禦性武器。但從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著名國際關係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Nye)到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Henry Alfred Kissinger),從美軍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歐文斯(Bill Owens)、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季禮(Bruce Gilley)、喬治.華盛頓大學格拉澤(Charles Glase)到美國學者保羅.坎恩(Paul V. Kane),再到米爾斯海默,這些人的觀點代表了美國部分政治、學術精英面對當前國際形勢和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面對崛起的中國,為維護和謀求美國自身戰略利益最大化,對美調整對華政策的理性思考和必然反應。
中美建交35年來,兩國關係的重要性已遠遠超出雙邊關係範疇,中美關係好與壞、未來走向對亞太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不可否認,中美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也存在分歧和摩擦,但不衝突、不對抗、互利共贏成為雙方的戰略共識,也是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精髓所在。避免兩國關係中的「黑天鵝事件」,消除可能引發兩國摩擦衝突的導火索,是中美雙方的共同訴求。
美對台承諾 根本不堪一擊
能否妥善處理台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也牽涉美國國家利益。如果台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的絆腳石,進而影響美國在亞太乃至全球利益的實現,美國棄台就不是「不可完成的任務」。說白了,美對台承諾完全以美利益和意志為轉移,承諾是否有效亦或有效期有多久,統統由美國人說了算。這樣的事例在美台關係史上出現過不止一次。例如,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面對蔣介石在大陸的全面潰敗,杜魯門政府為擺脫中國內戰泥沼,曾一度計劃「棄蔣」。這樣的承諾又如何能夠信賴和依賴?
事實上,台灣的安全根本用不着美國來做什麼承諾。當前兩岸關係持續、深入、和平發展,這才是確保台海和平穩定、台灣安全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