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採茶季節來臨,茶農們在一梯梯茶樹間忙碌。董曉楠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董曉楠、彭英 吉首報道)湖南湘西境內,山脈蜿蜒水流曲折,獨特的生態氣候條件,造就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農作物種養環境。其中,種茶製茶謂為普適生產形態。在與湘西州府吉首相距20公里的保靖縣葫蘆鎮黃金村,當地就勢發展茶產業。2011年,其本土黃金茶曾在長沙拍出每克980元(人民幣,下同)的高價,是當時同等重量黃金價格三倍有餘,引發社會關注。去年該縣實現過億產值,縣委書記楊志慧將下一步定位十億產值。
神秘湘西的野生古樹「苗茶」曾為皇家貢品,留有「一両黃金一両茶」的掌故和黃金村的村名。黃金村古茶園內明清古樹逾兩千株,最古老的一號母茶樹距今已有409年歷史,為湖南省唯一植物活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保靖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張湘生採用無性繁殖選育優異單株,促成黃金茶得以大面積種植,到2006年省茶葉研究所所長包小村調動資源對黃金茶進行工藝研究和產業孵化,保靖黃金茶的發展有了本質變化,當地村民的生活形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現代化加工廠創新中心
由六大股東控股而成的湖南保靖黃金茶有限公司,陸續在黃金村投資興建現代化加工廠和技術創新中心,開始了黃金茶產業化進程。目前公司已建成省內唯一兩條全自動條形紅茶、捲曲形綠茶兼用生產線,去年年產茶葉近3萬斤。同時帶動當地產業快速發展,茶園面積從不足50畝發展到2013年近5萬畝。
日前,「黃金村」牌保靖黃金茶對外發佈新品,一批茶農亦借此與保靖黃金茶有限公司達成供銷合作協議。通過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組建模式,公司每年從石志海一樣的茶農收購鮮茶葉,再經殺青、揉捻、烘乾等環節加工再統一經銷,解決了不少茶農的後顧之憂。
據包小村介紹,保靖黃金茶早期春茶氨基酸含量高達7.6%,是同期綠茶的2倍以上,且茶多酚含量高達20%。公司主管營銷的副總經理張軍也稱,「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和「香、綠、爽、濃」的特點,將是保靖黃金茶的一大賣點。此外,其工藝、生態乃至文化上的特殊性賦予保靖黃金茶獨特魅力。
冀2020年產值增至10億元
多年來保靖縣也致力於當地黃金茶產業發展。目前該縣有11個鄉鎮54個村開發黃金茶5.1萬畝,有集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茶葉企業7家,有中小型茶葉加工廠15個,個體茶葉加工戶130戶,年綜合產值1億餘元。
保靖縣委書記楊志慧介紹,今年該縣將整合涉農資金4,000萬元,到2015年,實現保靖縣生態高標準黃金茶葉基地將從現有6萬畝增至10萬畝以上。建成500畝高效茶園,50個以上千畝茶葉村。到2020年產值實現8億-10億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