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報告中預期,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復甦增強,因較發達國家成長加快,但警告新興經濟體風險增加。無論是發達經濟體或新興市場國家都需更好政策來避免經濟成長長期低迷。在「全球經濟展望」中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成長3.6%,略低於1月預估的3.7%,明年經濟成長3.9%,增幅將是四年來最大。
料美聯儲明年第三季才加息
該會指,儘管減少財政撙節措施有助解放美歐經濟成長,但新興市場增長可能較幾個月前預估的更慢。俄羅斯和西方就烏克蘭的衝突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亦不容忽視。該會樂見發達經濟體從大衰退中加快復甦,但全球經濟成長並非很強勁,需更多政策措施來全面重振信心、確保經濟強勁成長、降低下滑風險。該會預期今年美國經濟增幅達2.8%,因減少了大規模削減預算、樓市復甦及寬鬆貨幣政策,預計美聯儲於明年第三季才加息。
歐元區方面,儘管歐元區國家仍受累於金融分化和信貸供需疲弱,但成員國放緩了收緊財政步幅,令區內經濟活動略有加快,但該會再度警告,歐元區通脹水準太低,預計歐元區出現通縮機率約兩成,並呼籲歐洲央行放寬貨幣政策。該會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更希望歐洲央行一旦在技術上作好了準備,應馬上實施政策。
日本方面,通縮則不再像從前構成即時威脅,主要因擬定的上調消費稅會推高物價。但加稅可能影響日本經濟成長,該會警告今年日本經濟陷入衰退機率約20%。
該會又下調部分最大的中等收入國家經濟成長預估,包括俄羅斯、土耳其、巴西和南非,預計今年新興市場經濟整體增幅4.9%,較1月預估下調了0.2個百分點。該會指,新興市場國家看來都有自身弱點,這些經濟體成長普遍大幅放緩仍是風險。
布蘭查德指,隨着發達經濟體前景改善,投資者對各國問題容忍度將降低,包括經常賬赤字龐大和高負債,並預警去年夏天和今年稍早出現因美聯儲縮減買債,資本從新興市場外流的金融衝擊可能會再度發生。
該會又警告,俄羅斯和西方就烏克蘭問題的拉鋸戰或拉低其他前蘇聯國家經濟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