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雖然政府銳意開發錦田南土地,但該一帶以私人土地為主,規劃署昨日於諮詢文件中亦承認業權分散,除錦上路站及八鄉維修廠外,撇除劃作私人發展用途的土地,其餘地盤超過七成由私人持有,日後政府要興建公營房屋,需要花時間向私人財團進行收地,曠日持久,令整個項目的落成時間無法掌握。
恒地急增地積發展
政府早就有意發展錦田南土地,一眾地產商亦「嗅到」商機,早就於該區插旗。今年年初,恒地就申請修訂元朗八鄉東匯路一幅佔地約27萬方呎土地發展,地盤位於研究範圍內,鄰近錦上路站,並擬以4倍地積比率發展。但按照規劃署的最新建議,該地皮最多只可以2.1倍興建中低密度住宅,項目現時亦在城規會排期等待審議,但估計除非恒地改變初衷降低密度,否則項目通過城規會的機會極微。
據了解,地皮現時劃為「綜合發展區」,恒地及相關人士一直爭取把該八鄉「綜合發展區」用地發展成洋房,地積比率僅0.4倍,但今年初突然改變規劃,大幅將地積比率由0.4倍提高至4倍,可建樓面由3.98萬方呎增加至39.78萬方呎,並局部將樓宇高度由3層提升至19層,單位數量由約50洋房增至475伙分層。
發展商當時的申請理由就曾提到,目前「錦田南土地用途檢討」正研究大幅提升錦上路站住宅發展的密度,藉着鐵路車站帶動,該「綜合發展區」和鐵路車站地皮和附近一帶將可成為一個新住宅小區。
事實上,元朗一帶將為本港未來中短期的「供應重鎮」,其中元朗南具房屋發展潛力區位於元朗公路、公庵路及大欖郊野公園之間,佔地約200公頃(2,152.8萬方呎),政府正研究放寬區內的發展密度,以增加可建的單位數目。另多位發展商如新地等,早已收購多幅區內農地,近年亦逐一補地價成功發展,未來10年元朗區供應將成為市場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