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 磊
晚上吃飯,我們揀了家陌生的小店。進得門來,發現店內牆壁上掛了一排大幅照片。點菜的當兒,侍者告訴我們,這是他們老闆和大人物的合影。他們老闆早年在南非經營燒烤,然後歸國創業。多年來,一直精心經營這家小店,竟也搞得風生水起。
我看了那些照片,發現與老闆合影的,有高級官員,還有一些是文藝界的大腕。這個老闆,是個用心的人。
菜很好,風味獨特。至於價格,則比較昂貴。出門的時候,侍者介紹說,他們老闆打算用畢生的精力經營這家餐館,希望做成一家「偉大的」餐館。
侍者的話讓我想起一篇從前看過的文章。那篇文章的大意是說,在巴黎,可以見到很多百年以上建築歷史的房子,也偶爾可以見到一些百年老店。在店裡購物的,有紳士,有摩登女郎,還有中國式暴發戶,大家來來往往,互不打擾。
我突然覺得,巴黎的那些老房子,是「偉大的」建築。時光造就奇跡,一個皮膚細嫩的小傢伙,轉身就成了滿面滄桑的老翁。經歷了上百年的歷史之後,那老翁不僅不讓人覺得埋汰,反而成為吸引各色人等的老牌紳士,真是太可愛了。
國內極少有百年以上的老店。即使有,也多是冒牌貨。我們附近的一座城市,原來的國營酒廠建於1958年。後來,為了迎合市場大潮,他們推出了一款白酒名曰「1948」。如此公開的造假,大家一樣喝得興高采烈。當然,這品牌也沒有堅持多久,現在他們推出的原漿酒,已經叫做「原漿1990」了。
老牌的紳士風度,總讓人神往。他們衣冠楚楚,彰顯的是不同尋常的地位與身份。同樣被展示的,還有雄厚的財力與不一般的品位。他們身上,不僅有阿Q式的「我們祖上比你們闊多了」的怪味兒,更有「我今天同樣比你們闊多了」的壓迫感。面對新潮的東西,紳士們踱着方步,用有意識的「慢」來應對這個眼花繚亂的世界。他們的一些人,一貫堅持步行去超級市場,偶爾破例,則會坐着勞斯萊斯去頂級裁縫店。這種做法,直讓圍觀者恨得牙癢癢。
有朋友幾年前在網站工作,曾向一名家約稿,希望對方能夠開一個博客。他得到的回答很有意思。朋友說,名家願意接受邀請,且主動表示分文稿費不取,但是,博客上每發一篇文章都必須和他的秘書商量,原因是,名家至今不會上網。
我的一位談不上多熟悉的朋友,早年在鎮裡的屠宰場工作,每天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為人也很生猛。
上世紀九十年代,喜歡舞文弄墨的他託關係進了省城某文化機構,至此以著名作家身份自居。忽一日,老友來電話邀約,一起去喝一盅。面對早年一起殺過豬的老夥計,名家答應了。他坐着高鐵回了小城,然後打了出租車去見老朋友。在朋友家門口,名家的夫人先下車,接着打開車門,攙着那位早年的殺豬匠緩緩地、緩緩地着地。旁觀者一時頗為驚服。
我手頭有篇散文長稿,大約4、5萬字。為了發稿,遂找某文學雜誌,按照其扉頁上標註的信箱發了封電子郵件。不料,馬上收到自動回覆,聲明「本刊不接受電子稿件,凡投稿者可將打印稿投至××大街××號......」
我看了感覺愕然。詢問寫作圈的一個朋友,朋友神秘地一笑,把我的稿子直接發給那家刊物的私人信箱,一切都OK。原來,這家雜誌,玩的是一種破解版老牌紳士級別的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