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導演黃嘉祺(左)與攝影曾慶宏。伍麗微 攝
文:伍麗微
數碼時代,人人都可以係攝影師、導演。香港早前便有學生膽粗粗,報名參加台灣金甘蔗影展,自費赴台灣屏東縣林邊鄉,在短短一星期內攝製一部十分鐘的短片,影片最後奪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女主角三大獎項。
導演黃嘉祺與楊兩全在網上得知影展,報名後成功入圍,便聯同中大新傳系的同學及其他院校學生,組成一支十人的攝製隊伍,比賽前一個星期便到達林邊鄉,準備拍攝工作。台灣金甘蔗影展是台灣首個「現地拍攝、現地後製、現地影展」的影展,目的是關心鄉鎮,推廣高雄與屏東地方產業,參加者大多亦是年輕影像創作團隊。影展設於2006年,於高雄縣橋頭鄉台糖橋頭糖廠舉行,今年首次移師屏東林邊縣,入圍隊伍共二十隊。
黃嘉祺笑言,去年已開始構思故事,由於影展並沒有限制題材或要包含在地元素,可以毫無約束地拍自己喜歡的題材。故事以台灣民宿為背景,講述一個女生小時候親眼看見自己的媽媽自殺死了,她長大後開了一間民宿,留了一個房間專給人自殺用,當一個香港男生來尋死時,女生跟男生的心境有了變化。「提起台灣,就想到民宿,會想到底會發生甚麼事。」由此衍生靈感,以男女生的感情變化為脈絡,加入懸疑元素,營造氣氛。攝製隊更邀請當地人,飾演其中的角色。
二十個團隊,其中八個來自香港,五個來自內地,其他均是台灣本地團隊。三地的年輕人有各自的文化背景,拍出來的東西也各有特色,溫情、搞笑、奇幻、懸疑,題材多元,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在固定時間、地點內完成短片,挑戰性大。
「屏東林邊縣就像香港的大澳,地方不大,踩單車半天就可以走完,那裡沒有高樓大廈,沒有wifi,我們要買電話卡才可以上網。」負責攝影的曾慶宏說。
林邊本身便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地方,發展過程雖慢,卻經歷颱風、水浸等自然災害,留在鄉裡的老人家的生活狀態讓人好奇,攝製隊雖然拍着一個關於「房間」的故事,卻也實實在在地捕捉了林邊的環境、風景。而當地人也十分「給力」,當知道大伙需要演員時,紛紛表示願意參演。「我們沒想過反應這麼熱烈,以為是大家選我們,沒想過我們也可以選擇。」黃嘉祺笑言。
自費飛去台灣,在地觀摩、在地體驗、在地拍攝、在地製作,如何表達故事,如何拍好一個鏡頭,如何調動資源,對這群幾乎沒拍過片的同學而言,儼然是一個學問。「真的沒想過會拿獎!」拍片不難,難的是要走出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