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世界黃金協會日前發表報告稱,中國的個人領域每年對黃金的需求將從目前的1132噸提升至2017年的1350噸,甚至更多。該報告預計在去年中國的黃金需求創下歷史新高並成為全球最大黃金市場後,中國在2014年的需求將有可能出現盤整,而在之後的幾年將有望出現持續增長。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中國黃金市場:進展與前景》報告指出,去年中國實物黃金需求669噸,投資需求397噸,工業需求約66噸。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實物黃金需求將至少達到780噸。該報告認為,從中期來看,中國對實物黃金的需求有可能會進一步增長。首先,未來六年,中國的新中產階層人口將達2億,增幅超過60%,而中產階層總數將達到5億人口。此外,中國國民不斷增加的實際收入、龐大的私人儲蓄以及中國快速的城鎮化發展都預示着,未來四年中,中國的金飾與投資需求前景將繼續保持強勁。其次,繼中國黃金市場於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放開後,政府隨後於2004年允許本地商業銀行提供各類金條產品。自此中國各地的消費者對黃金需求的驚人增長。
另一方面,珠寶構成中國黃金需求的基石,去年達669噸,佔所有私營部門黃金需求的比例接近60%,其增長也是受到國民收入增加、新興中產階級和城市化進程的支持。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頭號珠寶市場,而中國有70%以上的珠寶製造都是在深圳進行的,去年724噸製造產品中超過85%被運往國內市場。報告又指,去年中國珠寶首飾生產商的數量進一步飆升,僅在深圳一地,估計有近4,000家正規製造商,這還不包括成千上萬的小作坊和獨立工匠。展望2014年,珠寶消費的增長有可能會放緩,但預計2015至2017年間會再度出現不錯的增長,料2017年珠寶消費量有望達到785噸,比2013年增長約20%左右。
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說,雖然中國面臨着尋求維持經濟增長與開放金融體系所帶來的重大挑戰,但是個人收入與公眾儲蓄的增長,勢必會繼續支撐金飾與黃金投資需求的中期增長。
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投資總監劉中光表示,研究黃金市場,紙黃金要看美國,而實物黃金要看中國。中國投資者擁有多元化資產的願意,以及擺脫對波動股市、流動性不足的財產和實際銀行存款利率為負值的環境,都將拓展黃金的投資需求。
報告指出,中國私人黃金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受束縛。不過,在中國和國際市場交易介面方面還存在實質性的障礙。如果黃金市場上的所有其他限制得以解除,加上中國人民銀行對貨幣和資本流動、以及對匯率運作和貨幣政策的控制也將減弱。因此,現在人們可以預期黃金交易將逐步地轉而具有更大的開放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