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報業公會頒「最佳新聞獎」 本報奪7項殊榮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於「2013香港最佳新聞獎」中榮獲2冠、1亞、3季、1優異獎項。圖為本報副總編輯尹樹廣(後排左五)與獲獎者合影留念。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雅艷)由香港報業公會主辦的「2013年最佳新聞獎」昨日舉行頒獎禮。獲邀主禮的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雖然有些獲獎報道的題材和內容,或會令政府感到尷尬,但無損她對傳媒工作者的努力的認同,並希望新聞工作者繼續緊守崗位,以專業精神及操守作社會喉舌,推動香港向前走。香港《文匯報》在16個比賽組別中,共榮獲7個獎項,包括「最佳標題(中文組)」及「最佳新人」兩項冠軍,另外獲1項亞軍、3項季軍及1項優異獎。

「2013年最佳新聞獎」昨午於金鐘萬豪酒店舉行頒獎禮,嘉許業內傑出新聞工作者的成就和提升業界的專業水平。香港報業公會主席甘煥禮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有14間報社參加「最佳新聞獎」,參賽作品多達628份,是歷年之冠。回首去年,他認為是新聞界不平凡的一年,多個重大議題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揭發美國國安局在全球各地進行秘密監控計劃、中央反貪腐及香港政制改革等,都讓新聞從業員一展身手。

連續兩年擔任頒獎禮主禮嘉賓的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樂見得獎報道涉獵內容十分廣泛,既有與民生、金融經濟相關的報道,也有科學、文藝方面的專題。雖然有些獲獎報道的題材和內容或許會令到政府尷尬,但無損她對傳媒工作者的努力的認同。

讚「老品牌」求真求實成果

林鄭月娥坦言,踏入數碼年代,新聞從業員的挑戰更大,在爭分奪秒的同時,更要秉持公正、客觀,力求報道正確無誤。她稱,現今傳統報章仍然是不少市民最主要的新聞來源,當中不少報章更是歷史悠久的老品牌,可說是業界多年來不斷努力提升專業水平,信守不偏不倚、求真求實的成果。

林鄭月娥引述行政長官梁振英上周出席「2014年亞洲出版大會開幕禮」,提到基本法二十七條列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自由時表示,新聞自由是香港保持作為國際城市、富競爭力的商業及金融中心,以及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的重要基石。

她又引述報道指,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上周會見以李祖澤為團長、成員包括香港報業公會的一個香港傳媒高層訪問團時,寄語香港傳媒要從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利益出發,以客觀、公正、持平和理性的態度,引導社會抓住國家改革發展的新機遇,為維護「一國兩制」、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作出貢獻。而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早前亦說,香港的記者很能夠吃苦,亦都很拚搏,對香港記者的敬業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承諾維護新聞自由秉持公開

林鄭月娥特意感謝新聞業界在過去近5個月有關政改諮詢工作的報道,令到更多市民關心這個對於香港未來發展舉足輕重的議題。她希望新聞業界繼續緊守崗位,以專業精神和操守做社會的喉舌,推動香港向前發展。「新聞業界是特區政府倚重的工作夥伴,特區政府會一直致力維護新聞自由,施政亦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務求通過各種媒體把政府信息傳遞給市民。」

獲標題寫作圖片版面多獎

香港《文匯報》在16個比賽組別中,獲得2項冠軍、1項亞軍、3項季軍及1項優異獎。記者于珈琳更憑《出口貿易受影響 朝商憂半島開戰》、《小米加步槍打敗美國佬》和《老兵不堪回故地 憑江悼戰友》,在「最佳新人」組別中掄元。編輯陳振傑則以《京城十面霾伏 故宮百步迷蹤》贏得「最佳標題(中文組)」冠軍。記者歐陽文倩與任智鵬的「科教興國系列」, 獲得最佳科學新聞報道」亞軍殊榮。

攝影記者曾慶威則憑題為《奶粉?!搶呀!》的相片,在「圖片組(新聞組)」組別中奪得季軍;記者馬靜、劉蕊、駱佳採訪的《淮河衛士:環保喜劇 我來導演》則獲得「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 季軍。編輯鄭慧欣和鄭世雄以「紀念抗美援朝勝利系列」中出色的版面設計奪得「最佳新聞版面設計」季軍。

記者章蘿蘭、孔雯琼及錢修遠以《生意陷「夏日寒冬」 為節流捨「面子」反腐重挫高端消費 外灘名店大逃亡》,在「最佳經濟新聞寫作(中文組)」獲得優異獎。

相關新聞
國基會:港樓緩跌 未到撤辣 (圖)
工聯會:特首參選人須效忠憲法基本法 (圖)
大律師公會:「公提」「黨提」違法 (圖)
林鄭:普選「畀條路行吓」 (圖)
港鐵密密壞 乘客齊齊怨 (圖)
公款「採購慰安婦」 日侵華再添鐵證 (圖)
江宜樺:核四停工非停建 為求共識留空間 (圖)
報業公會頒「最佳新聞獎」 本報奪7項殊榮 (圖)
黃金周料489萬客進出香港
李嘉誠推「寧養計劃」 捐款總額逾6億 (圖)
袁國強:各界商政改設計 繁榮穩定為依歸 (圖)
阿鴻小吃膺全球最佳機場餐廳 (圖)
李克強視察長江 研建經濟帶 (圖)
習近平考察南疆:有效手段對付暴恐分子 (圖)
閩漢失婚瘋駕 十九人無辜死傷 (圖)
英研究:想變億萬富豪 住港最着數 (圖)
龍捲風襲美 掃平小鎮 (圖)
奧巴馬魔爪伸南海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