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剩女」這名詞其實帶有侮辱性,傳統觀念認為,沒結婚就被定性為「賣剩蔗」,意即揀剩沒人要?女人無論如何都要嫁一次,象徵有人要。但在今天的社會,女性教育程度高了,女性當自強,有能力養活自己,視野廣闊,對自己有要求,對伴侶更有要求,也是正常不過的事。
身邊不乏單身的女性朋友,她們有經濟實力,享有上佳的生活質素;已婚的女性朋友,生活卻受另一半牽制,未必就一定有生活質素。有段話精彩不過:「女人嫁人像過節,嫁對了人,天天情人節;嫁個懶人,天天勞動節;嫁個有錢人,天天過春節;嫁個幼稚的人,天天兒童節;嫁個花心的人,天天愚人節;嫁個日哦夜哦的人,天天藝術節(當他唱歌)。」已婚的你,天天過的是甚麼節?自己心中有數了。
據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香港男女比例持續失衡,去年香港「剩女」(未婚女性)突破百萬,有一百零一萬,「剩男」則有九十七萬,整體未婚比率為三成一,即每十名居民中,有三人是未婚的。
而「剩女」比率最高的是中西區,佔該區女性總人口三成三,比前年還增加二千五百人;其次是南區,「剩女」佔該區女性人口三成一,比前年增加一千二百人。
中西區和南區都是富貴區,入息中位數三萬四千三百元,比起最低入息的觀塘區多出兩倍。有些婚姻介紹活動的負責人說,他們的客戶中,不乏「三高」女士,收入高、職位高、年紀高。她們有事業基礎,對職位低於她們的男子,未必看得上眼;她們的收入,當然也不少,對收入低於她們的男子,也許不屑一顧;她們年紀雖不年輕,也要求對方不可大她們三歲,要專業人士,有生活品味,當然又要俊朗不凡。擁有這些條件的男士多有妻室,「剩女」的要求,只能寄望來自星星的他了。「剩女」數字再有突破,已是可以預見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