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塑舊型新」--香港雕塑學會聯展


放大圖片

■甘志強作品

香港雕塑學會月底舉辦雕塑聯展,以舊事物為題材探討活化對地區的影響。 學會特別以「塑舊型新」主題配合石硤尾區正在不斷活化的發展方向。

石硤尾1953年發生了大火,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安置災民,及後成為本港首個公共房屋發展計劃。近年政府開始重新發展區內的舊屋邨、歷史建築以及工業大廈,加上新興產業、藝術文化的進入,使石硤尾這舊區在幾年間成為新生文化區的試驗場。然而區內對文化藝術的反應不一,對進一步開拓文化設施亦有不同意見,引起大眾反思這幾年藝術活化熱潮對地區的影響。

這場展覽旨在鼓勵藝術家利用地區的舊事物或元素創作,透過藝術手法反思「舊區活化」、「全民藝化」潮流下對社區的衝擊,思考如何在善用區內資源,積極發展文化之餘,亦保留地區珍貴的人文精神。 參展會員達三十多人包括前輩級雕塑家朱達誠、黎日晃、杜瑞明及劉有權等,亦有著名當代藝術家馮力仁、甘志強、及多位新晉藝術工作者參與。

其中不少參展者運用懷舊元素創作了有趣作品,甘志強以鳥籠重塑大型人偶;黃國才製作了流動廟宇為當代藝術指點迷津;戴尚誠則以最新的數碼立體打印技術塑造面譜向創意藝術中心前身的本地山寨廠致敬。

時間:即日起至5月13日

地點: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相關新聞
五月視藝盛事中的本土:視藝展覽中的香港 (2014-05-06) (圖)
「塑舊型新」--香港雕塑學會聯展 (2014-05-06) (圖)
嶺南畫派第三代名家《古意今情--胡宇基作品展》 (2014-05-06) (圖)
新晉藝術家何鳳蓮個展「大自然的力量 你看到什麼?」 (2014-05-06) (圖)
光影作坊「彩色香港 40s-60s」 (2014-05-06) (圖)
藝訊:港志願者助力COART藝術現場:年輕就要去冒險 (2014-05-06) (圖)
藝訊:本地創作 合輯繪本《乒乓》再起動 (2014-05-06) (圖)
《梁祝的繼承者們》藝術終究是個人成長 (2014-05-02) (圖)
邂逅翩娜與布朗 (2014-05-02) (圖)
精彩放送:香港中樂團再奏趙季平名作 (2014-05-02)
全港首個迷藏疊影視覺藝術展SANA的奇妙幻象空間 (2014-04-29) (圖)
創作對談:馬來西亞美少女在港舉辦插畫展 (2014-04-29) (圖)
藝訊:「虛幻中的記憶」在波普背後說故事 (2014-04-29) (圖)
首套數字國畫郵票在津付梓 (2014-04-29) (圖)
敢觀舞台:香港藝術節2014的「故事新編」 (2014-04-25) (圖)
《文武新一代》焦點只一人 (2014-04-25) (圖)
精彩放送:「中華風韻」耀紫金 風情詩畫劇《閩南神韻》 (2014-04-25) (圖)
《愛情剖面》挑戰台灣演員與觀眾 (2014-04-25) (圖)
香港「三老」的精彩藝術:取材生活日常 (2014-04-22) (圖)
藝訊:KOHLER 亞洲藝術展 探索本地文化及城市環境變遷 (2014-04-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