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見證:世界奇跡 中國力量


放大圖片

■由香港文匯出版社編輯的《從悲壯走向豪邁》一書,將在5.12汶川大地震六周年之際在香港出版。

--本報推出《從悲壯走向豪邁--香港文匯報「5.12」汶川大地震紀實》

王樹成

2008年5月12日,人們永遠銘記這個驚心動魄的日子。六年前的這一天,發生在四川省汶川的這場特大地震,不僅奪去了近七萬名同胞的生命,更付出了三十多萬人傷殘的沉痛代價。人們永遠銘記,面對這場特大災難,中華民族用愛心和熱血譜就抗震救災的壯歌。人們亦驚嘆,中華民族以強大的凝聚力凝出災後重建的奇跡。從悲壯走向豪邁,中華兒女以頑強意志和毅力,有力地詮釋中國夢的巨大能量。

在「5.12」汶川大地震六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本報推出了30萬字史冊性文獻《從悲壯走向豪邁--香港文匯報「5.12」汶川大地震紀實》(以下簡稱該書),以資紀念。

該書全面匯集了從四川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以來,本報刊發的新聞報道、專題文章和重要社評以及評論員文章等近180篇,共分為五大部分,涉及到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方方面面,既有全景式的長篇通訊,也有生動的現場特寫;既有一線救援的感人故事,也有災後重建的深度報道;既有現場採寫的隨筆花絮,也有高屋建瓴的精闢評論。可謂時空恢宏,全景再現。

「山河可以改變,道路可以阻斷,房屋可以摧毀,但摧毀不了我們抗震救災的堅強決心,摧毀不了我們救助災區人民的堅強決心,摧毀不了我們在廢墟上重建美好家園的堅強決心」。

放眼今日以四川為代表的地震災區,一個嶄新的錦繡巴蜀已經展現在世人面前。捧讀該書所記載的樁樁件件,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一個個真實故事及其深蘊其中的人性魅力,仍然令人感動,令人振奮。正如編者所言:我們「真切希望,人們在遇到災難時呈現出的人性中最善、最美的那一面,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現實生活中,能夠繼續熠熠發光。為此,我們相信本書或許是一份心靈的雞湯,能夠為社會轉型期壓力過大的人們,輸入幾分精神上的營養,以增強其抗壓能力」。

總覽全書,無不洋溢着「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以四川為代表的地震災區,面對災後恢復重建涉及範圍廣、建設規模大、施工難度高,這一堪稱人類救災史上罕見的浩大工程,負重前行、堅韌奮鬥,通過安置群眾「百日攻堅」,災後重建「千日奮戰」,發展振興「萬米長跑」,四川勝利完成災後恢復重建規劃任務,災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超過震前水平。

從悲壯走向豪邁。四川奇跡,舉世矚目,對於人們普遍關心的個中緣由,時任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在其署名文章《再還人間一個錦繡巴蜀--以人為本、科學重建的四川實踐》中,精闢地總結為七個「堅持」,即:堅持把統籌謀劃、科學規劃作為首要前提,保證了災後恢復重建的高水準高品質;堅持把以人為本、民生優先作為核心理念,實現了災區民生事業的跨越提升;堅持把化危為機、發展起跳作為基本取向,奪取了災區重建和發展的雙勝利;堅持把對口支援、多方參與作為重要力量,匯聚了推進災後恢復重建的強大合力;堅持把探索創新、破解難題作為關鍵手段,走出了又好又快推進災後恢復重建的路子;堅持把依法重建、廉潔重建作為有力保障,確保了重建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堅持把自力更生、感恩奮進作為決定力量,形成了自己動手重建家園的局面。他深情地寫道「我們不僅重建了一個山河壯美的物質家園,也重建了一個意義深遠的精神家園」。四川經驗,見證了中國夢的力量,也必將為後世留下一份可貴的精神遺產。

該書每個篇章,無不充盈着文匯報人的心血和汗水,更蘊含着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回想奮戰在報道前線的時時刻刻,無不凸顯出文匯報人的責任和擔當;與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同行的點點滴滴,無不昇華着文匯人的精神與品質。

本報「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報道實踐,再次驗證了本報公正翔實、及時準確的報道風格,再次凸顯了本報作為華文媒體旗艦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在今後的歲月裡,我們將更加勤勉奮進,向讀者奉獻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相關新聞
百家廊:見證:世界奇跡 中國力量 (2014-05-12) (圖)
翠袖乾坤:越軌 (2014-05-12)
跳出框框:撒尿小孩 (2014-05-12)
琴台客聚:四年一度世界盃 (2014-05-12)
生活語絲:憶沒有廁所的日子 (2014-05-12)
思旋天地:知恩回饋 (2014-05-12)
網人網事:奇怪的工作 (2014-05-12)
百家廊:韓國人的「身土不二」 (2014-05-09) (圖)
雙城記:上萬場長命戲 (2014-05-09)
翠袖乾坤:寓復仇於旅遊 (2014-05-09)
古今談:中國潛水艇讓美國人吃驚 (2014-05-09)
方寸不亂:熱石按摩 (2014-05-09)
演藝蝶影:給藝術家的鼓勵 (2014-05-09)
此山中:莫為我哭泣,阿根廷 (2014-05-09)
百家廊:圓 夢 (2014-05-08) (圖)
琴台客聚:「一代西遊」 (2014-05-08)
翠袖乾坤:活過一百歲 (2014-05-08)
海闊天空:鯉城的幸福感 (2014-05-08)
七嘴八舌:寄望香港年輕精英 (2014-05-08)
隨想國:包容與縱容 (2014-05-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