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渠務署成立於1989年9月1日,其抱負是提供世界級的污水及雨水處理排放服務,以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渠務署的防洪及排污工作進展良好,成效理想,近年完成的項目包括在荃灣、荔枝角及港島西的3條雨水排放隧道,上環蓄洪計劃,治理深圳河第一期至三期工程,於昂船洲污水處理廠興建消毒及除味設施,以及再造水試驗計劃等,成果令人鼓舞。
渠務署截至去年已完成239億元的防洪工程,其中港島西、荔枝角及荃灣的雨水排放隧道工程,令本港因而剔除2個水浸黑點至只有11個。渠務署進行渠務及排水基建工程時,亦會一併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育、與社區環境融和,以及公眾利益等因素。
未來10年 斥120億元防洪
渠務署將於未來5年至10年投放120億元於防洪工程,其中啟德河改善工程、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以及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料於2017年至2018年陸續完成,有望提升相關地區的防洪水平,緩減水浸風險。另外,該署亦會繼續進行淨化海港計劃第2期甲工程,以進一步改善維港的水質。
由於渠務工程大多在公共地方進行,或會對道路使用者與市民造成不便,渠務署會設法減低工程帶來的滋擾,希望得到巿民的支持與包容,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污水處理及雨水排放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