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收藏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神秘緬甸抹谷 紅寶石天堂(上)


放大圖片

■巴洛克與抹谷當地人。手中為著名的紅寶石原石「MogokSun」。 記者 董曉楠翻拍

緬甸抹谷(Mogok)是彩色寶石最為著名和最重要的產地。在第二屆中國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上,產自緬甸抹谷重1700克拉的「抹谷之王」首次大規模對外公展,在世界著名礦物寶石收藏家、緬甸「抹谷之王」所有者費德里科.巴洛克(Federico Barlocher)眼裡,緬甸抹谷神秘、傳奇,是紅寶石的天堂。■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董曉楠

第二屆礦博會在湖南舉辦,費德里科.巴洛克攜帶他收藏的「抹谷之王」原石及來自抹谷地區的75塊顏色各異的寶石亮相長沙。

巴洛克生於意大利北部一個富商家庭,本可繼承價值數億美元的家族企業,但他迷上了寶石收藏。他走遍世界各地,在許多偏遠國家,巴基斯坦、阿富汗、越南、坦桑尼亞......均留有足跡。30年前費德里科.巴洛克第一次來到緬甸抹谷,他就愛上這裡,現在,作為一名專營抹谷寶石的行家,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度過。

「抹谷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山谷,知名度還不高,很多西方人甚至都不知道那裡產寶石。」巴洛克介紹,抹谷距離中緬邊境不遠,從緬甸中部曼德勒(Mandalay)乘車只要六、七個小時便可到達。

在巴洛克眼中,抹谷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地區,大部分房子依山而建,房子都不太高。在城鎮的周圍,分佈着大片的礦山。

「站在抹谷的入口處俯瞰城鎮,你肯定想不到在這片貧瘠的山區,竟然盛產世界上最珍貴的紅寶石。」

全民尋寶

抹谷當地大約有50萬人終生從事尋找寶石的工作。「他們都是夢想家,希望找到頂級的紅寶石,然後變得富有。」懷揣這樣的夢想,礦工們會用打高爾夫、爬山充實自己的休閒時光,印有美女的雜誌頁面也會被搜集起來,放在休息室裡。

「在一些成本較低的礦山(淺層的紅寶石礦),找到寶石並沒有那麼難。」根據巴洛克提供的視頻,記者看到,很多礦工將可能藏有紅寶石的變質石灰岩從礦井運往地面,再用大的鐵錘把這些石塊鑿開,從中尋找寶石的蹤跡。「他們可以在礦石堆中一眼就發現寶石。」 巴洛克說。

巴洛克還介紹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為了防止千辛萬苦找到的寶石遺失,當地人一般將寶石「放到嘴裡」,這樣最安全。

當地小孩子在2歲左右就開始「尋寶」,等到20歲時他們已經成為了超級專家。當地民風非常彪悍,「你不能隨便動他們的東西,他們可能會殺了你,這是真的。」

握手交易

每天從早餐開始,珠寶商人會在餐桌上收購前一天找到的寶石,收購的寶石會立刻送去切割,然後拿到集市上進行交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巴洛克稱,在開放的交易市場,每天都有兩三千人在買賣紅藍寶石。

在市場上,只有成色不高的寶石會捲在一張紙上整包進行交易,高質量的寶石都會被放在黃色的盤子裡單顆出售。當地人還會給這些寶石起名字,當然更多是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代替。

抹谷當地生活方式、交易方式都很傳統。巴洛克介紹,「握手」交易是當地傳承100多年的古老交易方式。握手時買方會通過比劃手指向對方暗示價格,整個交易信息都在握手時秘密傳遞,只有買賣雙方知曉。同時,當地從不使用任何銀行系統,全部使用現金交易。

「『握手』交易的達成是很困難的,不可能一次成功。」巴洛克說道,從詢價到比價到議價再到最終交易達成,有時候持續幾天,有時候甚至幾個月。「整個過程很疲憊,完成交易後感覺力氣都被抽空了。」

相關新聞
神秘緬甸抹谷 紅寶石天堂(上) (2014-05-29) (圖)
拍場地槌音:蘇富比月底北京春拍開槌 趙無極靛藍色畫作《夜之森林》現身 (2014-05-29) (圖)
藝訊:伊斯特拍賣 將首次呈獻中國古代書畫 (2014-05-29) (圖)
藝訊:海上宮殿:法國遠洋郵輪的黃金時代 (2014-05-29)
萬象靈犀:香港國際古玩展 觀盛世收藏 (2014-05-29) (圖)
夏初藝博會 藝術風吹香江畔 (2014-05-22) (圖)
記者手記:藝博會的經濟表情 (2014-05-22) (圖)
拍場槌音:香港春拍:北宋書畫第一人李公麟《牧馬圖》將驚艷亮相 (2014-05-22) (圖)
拍場槌音:日本伊斯特拍賣30周年慶典 首次呈獻中國古代書畫 (2014-05-22)
2014春季裡的「影像中國」 (2014-05-15) (圖)
萬象靈犀:非洲雕刻藝術在中國東北受到歡迎 (2014-05-15)
藝訊:三希堂國際百年藏品精華將驚現香港春拍 (2014-05-15) (圖)
藝訊:《哈利·波特》首版全集拍得上萬英鎊 (2014-05-15) (圖)
新水墨新視野 雲峰檢閱 (2014-05-08) (圖)
藝訊:「羅馬與巴洛克藝術」展國博開幕 所有展品均首次登陸中國 (2014-05-08) (圖)
記者手記:郭浩滿眼中的當代藝術 (2014-05-08)
五月北京「嘉德.典亞」Fine Art Asia北上 (2014-05-01) (圖)
2014年Fine Art Asia焦點藝廊 (2014-05-01) (圖)
藝訊:亮相香港藝術館「長青館藏明清瓷、玉、角、竹、畫琺瑯」展 (2014-05-01) (圖)
萬象靈犀:徐悲鴻作品20年後再入川  稀有複本將展出 (2014-05-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收藏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