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錦強大讚《竊聽風雲3》的廣告有創意。網上圖片
廣告是發揮創意的理想平台,香港廣告時有佳作。講到近期爆紅的廣告,相信不少人會想起「陸國集團」的新股上市海報。有朋友看完,以為真有一間專營新界丁權的公司招股,即刻上網搜尋相關招股詳情,幾番核實方知「陸國集團」乃是電影公司的橋段,為新片《竊聽風雲3》造勢。資深廣告人曾錦強亦大讚《竊聽3》廣告有創意,認為成功的廣告一定要有本土元素;廣告是入屋的大眾媒介,廣告人要有社會責任,宣揚正面訊息。 ■香港文匯報記者 謝孟謙
曾錦強在廣告界打滾超過20年,兩年前放下在廣告公司的高薪厚職,毅然自立門戶,開設自己的廣告公司,絞盡腦汁為他人推銷產品。這一回,在他自己的廣告公司The Bees辦公室裡,分享他對行業的見解,細說自己的故事。
破格乃成功關鍵
先由電影《竊聽3》的廣告談起,以招股廣告形式宣傳故事橋段中的「陸國集團」。廣告將港人幾個關心的問題結合在一起,如房屋問題包括新界丁權,抽新股投機活動等,配上恍如新股上市的廣告文案,正是曾錦強眼中成功廣告的要素,「本土」及「破格」。
事先聲明,此廣告不是曾錦強公司的創作,但他坦言:「『陸國集團』的招股廣告在行內迴響好大,手法非常新穎,這正正體現廣告的一種「常態」,宣傳手法要破格,如逼真的招股文案,做到『你估佢唔到(始料不及)』的效果,才可吸引觀眾眼球,帶出廣告訊息。」
細路配寵物煞食
廣告商為求「吸睛」,一向有既定的宣傳手法。他指「做廣告有一條『方程式』行之有效,就是細路加寵物,十分『煞食』」。他說以上兩項雖然與產品可能無直接關係,但往往可吸引人注意,如早前萬寧找來「人扮貓公仔」正是一例。他覺得貓比狗可愛,拍攝效果更理想。
不過,某些特定行業卻偏好「傳統」,宣傳手法不用創新,亦不用走「可愛路線」。此類廣告近乎千篇一律:片中一個西裝男手提公事包,走過中環商業摩天大廈,一副專業之狀,一言不發,到升降機面前露微笑,再於片末拋出一兩句廣告標語──正是銀行一貫的電視宣傳手法。曾錦強指銀行業作風比較傳統保守,故此手法通常不求破格。不過,他留意到近期偶有廣告設計不乏新意,滙豐銀行推廣網上理財服務的新廣告便是一例。
應肩負社會責任
除了銀行,各金融行業推出的廣告亦廣受關注,例如保險廣告叫人趁早買各種「醫療保」與「人壽」,財務機構經常教人借錢找卡數等。曾錦強認為在處理相關廣告時,廣告人要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推銷相關人壽產品的廣告,應顧及當中的倫理價值,切忌誘導人去覬覦老人家的人壽保額,教人將「人壽」視作遺產,對此起私心圖謀爭奪。
對於一些「財仔」的借貸宣傳手法,曾錦強指市面一些廣告過分鼓吹「消費主義」,容易讓觀眾將「借錢」理解為滿足奢華享受的途徑。他認為,「財務機構於社會而言有重要功能,廣告帶出貸款的其他實用方面」。問及有甚麼財務機構的廣告可以做到以上境界,他舉例近年令人印象深刻者有「安信兄弟」,手法生動之餘,訊息正面而未偏於縱慾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