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生活理財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生短暫 創業不留遺憾


放大圖片

■曾錦強指廣告有既定的宣傳手法。 張偉民 攝

曾錦強開公司振興「本土」信念,又言廣告人當肩負道德責任,當中正義與使命感到底從何而來?答案是來自聖經故事。曾錦強是天主教教徒,在他眼中很多事情自有神的主宰,他回憶2011年8月遇到交通意外,身處車內,被貨櫃車撞尾,車輛嚴重損毀,但車內的自己同兄長兩家人竟奇蹟般安然無恙。他認定這是上帝的眷顧,並從中反思:「生命可以隨時結束,若生命結束時仍未創業,沒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將成終生遺憾。」

要人生不留遺憾,活得精彩有意義,曾錦強決定創業酬志,並言神好像已預早鋪好道路,特有安排。他憶述兩年前創業時內心不無掙扎,本來生活安穩年袋300萬元,足夠承擔家中大小開支,出來創業,意味着放棄豐厚薪水,又有風險,隨時無收入兼蝕凸。幸好太太遇到有工作送上門,稍稍分擔開支,令自己減少後顧之憂,加上拍檔主動找他組隊開公司,便走上創業征途。

聖經錢幣故事啟示

似乎冥冥中自有主宰,創業條件巧合而至,曾錦強認為這是「神的呼召(God's Calling)」。說到聖經,他覺得「三個僕人用錢幣」的故事,可以明志。故事典出「路加福音」,講述三個僕人各分得主人的金幣5,000塊、2,000塊與1,000塊。前兩者皆用錢做生意,賺來利潤,主人委以厚職為報;後者將錢幣埋在地下,主人斥責他得錢卻無所用,連將錢放入銀行收利息的常識亦欠奉,故沒收錢幣以示懲罰。

曾錦強說,錢幣在聖經稱作「塔冷通」,其英文Talent有才能之義,故事以錢幣為喻,教人要善用天賦,發揮所長,勿虛耗才能。他指聖經故事帶出的啟示是「錢中見人」,有財富的人要善用財富,有才能的人要善用自己的才能,才能造福社會。廣告講求創意,創意皆出於人,足見「以人為本」的理念。當今幾多老闆有此信念?可能不少,但所知不多。

相關新聞
曾錦強賣廣告 最緊要本土 (2014-06-04) (圖)
人生短暫 創業不留遺憾 (2014-06-04) (圖)
心中有火 推動業界發展 (2014-06-04) (圖)
4As撤資 香港仍有得做 (2014-06-04)
美聯金融:新衡量方式改寫經濟史 (2014-06-04)
財技解碼:定向降準非總量放鬆 (2014-06-04)
醫療保險 早買保錢保命 (2014-05-28) (圖)
買保險注意「長闊高」 (2014-05-28)
市場龐大:港醫保設備進出口增 (2014-05-28) (圖)
管理健康:科技巨頭進軍醫療市場 (2014-05-28) (圖)
隨時治療:貼身產品紓緩亞健康 (2014-05-28) (圖)
美聯觀點:鋼企面臨重新洗牌 (2014-05-28)
職場心戰室:靈活辦公助留人才 (2014-05-28)
財技解碼:削自由行打擊港零售 (2014-05-28)
網購二手名牌抵玩 環保 方便 款多 價廉 (2014-05-21) (圖)
勢不可擋:網購生意3年增十倍 (2014-05-21) (圖)
特稿:名牌手袋乃身份象徵 (2014-05-21) (圖)
保值貼士 (2014-05-21)
美聯觀點:次貸換湯不換藥 (2014-05-21)
財技解碼:市場氣氛過於悲觀 (2014-05-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生活理財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