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錦強公司為LG高清電視設計廣告。圖為《殖民地郵筒篇》。 網上圖片
曾錦強認為成功的廣告要有本土元素,如何做到「本土」?他以自己公司的LG高清電視機廣告為例,這是年前推出的廣告,以產品的高清為賣點,想出的理念是「只要睇得夠細緻,身邊就有美麗故事」,並製作一系列富有本地歷史色彩的電視廣告。片段裡展示殖民地時期的郵筒,特寫散落在中、上環角落的「維多利亞城界碑」。
教人深刻的一段廣告影片名為《倒轉了的街名》,鏡頭影着半山「列拿士地臺(Rednaxela Terrace)」的街道名牌,若將此街洋名Rednaxela倒轉來寫,正是Alexander。廣告旁白講到掌故,指此街是為了紀念人權倡導者Alexander Young而名,街名頭尾倒串正正呼應偉人在人權宣言上倒轉簽名。
爭取本土話語權
曾錦強原來亦正是本着「本土意念」,在兩年前毅然放棄於大廣告公司年薪300萬元的高薪厚職,出來創業。「現時市場仍然由外資公司主導,如The Bees般以集團形式經營的本地企業,一家都無,我希望藉此(The Bees)帶動本地廣告人創業,爭取屬於本地廣告界的話語權。」曾錦強心繫本土,說他是商界中的「本土派」亦不為過。他講到,創業第一年已取得滿意成績,翻本之餘還賺了70萬元,後來更擴展業務,開設3家分公司。
與員工分享成果
除了想帶動本地廣告業發展外,曾錦強亦想在業界推行「分享成果理念」。他指出眼下業內「肥上瘦下」,下層員工工作辛苦,卻分紅不足,故此取經地產商人兼生意拍檔施永青的「333分紅制度」,將公司利潤分為三份,一份作員工花紅,一份作股東股息,餘下作公司的發展資金。他亦推行與施永青經常掛之於口的「無為而治」,尊重員工意見,營造自由工作環境,摒棄「長官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