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生活理財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財技解碼:定向降準非總量放鬆


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的措施,決定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但定向降準不意味着總量放鬆政策開啟。

會議要求「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對發放『三農』、小微企業等符合結構調整需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實體經濟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降低準備金率」。語句的要點有二:一是降準對象從4月定向降準的只針對縣域銀行擴大至整個銀行業;二是政策支持對象從三農和擴展到小微企業。

此政策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體現在:1、加大「定向降準」的措施力度,擴大支援小微企業的再貸款和專項金融債規模;2、財政定向放鬆,減輕企業負擔,規範並減少涉企收費。

根源不在貨幣政策過緊

國務院此次會議說明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是制約實體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其已經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問題出現的根本不在貨幣政策是否過緊,在於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不暢。表現在:一方面銀行對於利率敏感主體,例如個人按揭、三農、中小企業等的放貸熱情不高,導致融資難;另一方面,影子銀行的快速擴張,通過非傳統的融資方式抬高了全社會的資金成本,造成融資貴。

從量和價理順傳導機制

會議強調了「疏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血脈」。從國務院提出的具體措施來看,內容側重以結構調整的措施為主。尤其是「加大定向降準力度」的提出,使得金融資源更有針對性地流向三農、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同時從量和價兩個方面理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將降低利率水平,乃至全社會的融資成本。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此次強調的是加大「定向降準」的力度,意味着短期內不會「全面降準」。儘管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全面寬鬆有一定期望,我們認為定向的方式是更好的方式。其可避免全面貨幣刺激加劇產能過剩、資產價格上漲和地方債務過度擴張的覆轍,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相關新聞
曾錦強賣廣告 最緊要本土 (2014-06-04) (圖)
人生短暫 創業不留遺憾 (2014-06-04) (圖)
心中有火 推動業界發展 (2014-06-04) (圖)
4As撤資 香港仍有得做 (2014-06-04)
美聯金融:新衡量方式改寫經濟史 (2014-06-04)
財技解碼:定向降準非總量放鬆 (2014-06-04)
醫療保險 早買保錢保命 (2014-05-28) (圖)
買保險注意「長闊高」 (2014-05-28)
市場龐大:港醫保設備進出口增 (2014-05-28) (圖)
管理健康:科技巨頭進軍醫療市場 (2014-05-28) (圖)
隨時治療:貼身產品紓緩亞健康 (2014-05-28) (圖)
美聯觀點:鋼企面臨重新洗牌 (2014-05-28)
職場心戰室:靈活辦公助留人才 (2014-05-28)
財技解碼:削自由行打擊港零售 (2014-05-28)
網購二手名牌抵玩 環保 方便 款多 價廉 (2014-05-21) (圖)
勢不可擋:網購生意3年增十倍 (2014-05-21) (圖)
特稿:名牌手袋乃身份象徵 (2014-05-21) (圖)
保值貼士 (2014-05-21)
美聯觀點:次貸換湯不換藥 (2014-05-21)
財技解碼:市場氣氛過於悲觀 (2014-05-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生活理財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