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醫療展展出的醫療用品。 蔡明曄 攝
隨着移動醫療硬件出現,不少科技界巨頭想在醫療市場參上一腳。Google於年初就表示,「Google X」實驗室正在研發能偵測血糖值的智慧隱形眼鏡,讓糖尿病患者能隨時掌控身體狀況,避免因血糖起伏過大,引起嚴重併發症。另外蘋果亦準備在iWatch加入檢測血壓心率的功能,終端收集心率、血壓和血糖等數據;市傳iPhone 6的iOS 8會加入新的Healthbook健康管理軟體,更有前Nike員工爆料,蘋果將在下一代EarPods加入心跳與血壓的測量功能。最後在本月,三星亦表示將投資至少20億美元進軍生物製藥行業,希望成為這一領域的主力。
醫療APP料大行其道
台灣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估計,2016年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使用族群將達33億人,行動醫療市場規模將近11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2%。在醫療展研討會上,蕭智堅亦提及,「由於智能手機的普及,醫療相關的手機app料將大行其道,業界應該發展醫療相關的應用程式迎合潮流趨勢」。艾媒諮詢亦預計,到2017年年底,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5.3億元,這一數字在2012年僅為18.6億元。
衍生服務可賺大錢
工研院產經中心曾發表報告指,行動醫療與健康相關的App已經是成長最火的類別之一。不過,目前行動醫療仍以健康、飲食、體適能等促進健康的應用為主。使用行動醫療相關App的族群,以15歲至44歲最多。報告表示,相關App的收入來源以廣告與付費下載為主,但預期未來可透過App之交易收入、搭配特定感測器或醫療裝置,衍生服務營收比重將持續增加。報告認為後續透過App為樞紐所衍生的服務營收,將會成為市場最大比重來源,2016年服務營收預計可佔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