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生活理財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管理健康:科技巨頭進軍醫療市場


放大圖片

■在醫療展展出的醫療用品。 蔡明曄 攝

隨着移動醫療硬件出現,不少科技界巨頭想在醫療市場參上一腳。Google於年初就表示,「Google X」實驗室正在研發能偵測血糖值的智慧隱形眼鏡,讓糖尿病患者能隨時掌控身體狀況,避免因血糖起伏過大,引起嚴重併發症。另外蘋果亦準備在iWatch加入檢測血壓心率的功能,終端收集心率、血壓和血糖等數據;市傳iPhone 6的iOS 8會加入新的Healthbook健康管理軟體,更有前Nike員工爆料,蘋果將在下一代EarPods加入心跳與血壓的測量功能。最後在本月,三星亦表示將投資至少20億美元進軍生物製藥行業,希望成為這一領域的主力。

醫療APP料大行其道

台灣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估計,2016年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使用族群將達33億人,行動醫療市場規模將近11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2%。在醫療展研討會上,蕭智堅亦提及,「由於智能手機的普及,醫療相關的手機app料將大行其道,業界應該發展醫療相關的應用程式迎合潮流趨勢」。艾媒諮詢亦預計,到2017年年底,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5.3億元,這一數字在2012年僅為18.6億元。

衍生服務可賺大錢

工研院產經中心曾發表報告指,行動醫療與健康相關的App已經是成長最火的類別之一。不過,目前行動醫療仍以健康、飲食、體適能等促進健康的應用為主。使用行動醫療相關App的族群,以15歲至44歲最多。報告表示,相關App的收入來源以廣告與付費下載為主,但預期未來可透過App之交易收入、搭配特定感測器或醫療裝置,衍生服務營收比重將持續增加。報告認為後續透過App為樞紐所衍生的服務營收,將會成為市場最大比重來源,2016年服務營收預計可佔43%。

相關新聞
醫療保險 早買保錢保命 (2014-05-28) (圖)
買保險注意「長闊高」 (2014-05-28)
市場龐大:港醫保設備進出口增 (2014-05-28) (圖)
管理健康:科技巨頭進軍醫療市場 (2014-05-28) (圖)
隨時治療:貼身產品紓緩亞健康 (2014-05-28) (圖)
美聯觀點:鋼企面臨重新洗牌 (2014-05-28)
職場心戰室:靈活辦公助留人才 (2014-05-28)
財技解碼:削自由行打擊港零售 (2014-05-28)
網購二手名牌抵玩 環保 方便 款多 價廉 (2014-05-21) (圖)
勢不可擋:網購生意3年增十倍 (2014-05-21) (圖)
特稿:名牌手袋乃身份象徵 (2014-05-21) (圖)
保值貼士 (2014-05-21)
美聯觀點:次貸換湯不換藥 (2014-05-21)
財技解碼:市場氣氛過於悲觀 (2014-05-21)
翟凱東 新派古玩經理人 不貪不怕蝕底 (2014-05-14) (圖)
潮流動向:古董宋瓷價值飆升 (2014-05-14) (圖)
邊看邊學:多看古玩展「執死雞」 (2014-05-14) (圖)
真心誠意:看待客人如初戀情人 (2014-05-14) (圖)
美聯觀點:歐元何去何從? (2014-05-14)
財技解碼:周小川講話引不同解讀 (2014-05-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生活理財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