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余榮輝(中)建議家長主動與子女溝通,了解他們不愉快成因,待冷靜後檢討教育方式,減少子女的極端行為。 香港文匯報記者鄭伊莎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現今不少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這些被寵壞的孩子被指EQ低,動輒發脾氣,令家長大感頭痛。一項調查發現,逾六成孩子在鬧情緒或發脾氣時會出現暴力、尖叫、大聲哭罵等行為,整體有逾26%孩子更會出現自我虐待、打家長和外傭等激烈行為,另近6%孩子會以「碌地沙」宣示不滿。負責調查的機構指, 孩子在大庭廣眾大發脾氣,旨在是令家長尷尬並屈服,建議家長要與子女好好溝通,但不要事事退讓,待冷靜後檢討溝通方式,減少子女的極端行為。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於本月中透過全港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成功訪問了521名有幼稚園及小學子女的家長,了解學童及家長的情緒表現。結果發現,55%家長指子女在過去6個月經常或間中「扭計」發脾氣。
想購物被拒 6%「碌地沙」
逾六成受訪家長指,子女「扭計」時,會出現暴力、尖叫、大聲哭罵等行為,整體出現暴力行為比率逾26%,例如自我虐待、打家長和外傭等。另近6%會「碌地沙」,約一成孩子會沉默或不理睬他人。至於孩子發脾氣的成因,主要因為他們要求的物質被拒絕(22%)、學習遇到困難和壓力(17%)。
「撼頭落地」長輩屈服 下次「添食」
家庭教育學院董事余榮輝表示,曾有被祖父母照顧的幼稚園男童,在大庭廣眾發脾氣時,竟「撼頭落地」發洩不滿,令額頭紅腫,威脅祖父母退讓,「孩子第一次撼頭落地時,成功令長輩屈服,第二次發脾氣時,便會撼得更大力,情況只會越來越差。」男童最後需轉介予社工跟進,社工遂安排孩子在鋪滿軟墊的房間內進行輔導,結果他在房內「撼頭」近半小時後,發現方法不再奏效才放棄自虐。經過社工及家長的連番勸導,問題才得以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