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七成內地人信文化優勢勝港人


放大圖片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昨發布「內地人眼中的香港」問卷調查。 蔡雨詩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蔡雨詩)為了解內地青年人對香港的想法,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進行了一項「內地人眼中的香港」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0%受訪者認為他們擁有獨有的內地文化,即在工作、社交、或對自己本地文化的認知,都較香港人優勝。有學者指出,部分香港年輕人對國家認同感較低,對中華文化認識亦不足,學者對香港教育制度表示擔憂。

調查以網上形式在內地不同省份收回323份問卷,以香港接待能力、內地對香港的認識及兩地關係三方面調查,對象主要為25歲至30歲的內地青年、港飄及內地新來港人士等。

對前景有明確清晰目標

90%受訪者不認同自己的優勢不及香港人,而70%表示內地文化是他們比香港人優勝之處。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理事長何紹忠表示,內地人對自己本土地方的認知感較香港人濃厚,如歷史、背景及文化。

他續指,曾經有同事是黑龍江人,後到上海工作,之後遇機會又到廣州應徵,繼而在西安工作及組織家庭。他認為,內地人的區域流動性較高,主要原因是他們對前景有明確和清晰的目標。

劉佩瓊:內地年輕人較刻苦

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補充,內地的年輕人較香港年青人刻苦耐勞。她對香港教育制度表示擔憂,部分香港人對國家認同感低,對中華文化的基本認識不足。但劉亦表示,香港人較主動發問問題,清楚法制條例。

調查又指出,41%受訪者來港的原因是想感受東方之珠的繁華,但僅69%內地受訪者知道香港地鐵入閘不能抽煙,更有超過一半受訪者不知香港地鐵站入閘不能飲食及便溺,反映內地受訪者對香港法例不了解。而58%認為香港提供的公共設施如交通、康樂不足,而對香港不習慣的地方分別為生活節奏(31%)、物價(23%)及擠迫環境(23%)。

5成人指港教育較國際化

50%受訪者指香港的教育較國際化,而24%認為香港最值得仿效的是廉潔、22%為禮儀及19%為經濟發展。劉佩瓊補充,香港以嚴謹法制,講究效率管理且調整能力強為優勢,但旅遊水平較低,只着重購物及飲食,她強調兩地各有互相學習地方。

另外,僅45%受訪者認為內地與香港兩地人民關係和諧,而63%指對最近有關內地的負面報道表示反感。劉表示,香港需對多元文化持開放和包容心態,積極吸納世界人才,有助發展第三產業。

何紹忠指個人遊是帶動零售業經濟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他指,2003年自港澳個人遊推行後,零售業蓬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予基層及年輕人才。

相關新聞
團體群起反「佔中」 遞三萬市民簽名 (圖)
民調:54%港人批「佔中」違法 (圖)
特稿:「公投」鬧劇阻普選 無損中央促民主
「全民投票」違法違憲
梁愛詩:法官愛國 獨立司法權互不排斥 (圖)
特寫:法官愛國=守法+憑良心事實法律審判
港美英法官誓詞比較 (圖)
詩姐:管治權不可能與中央討價還價
港人充分參與基本法起草諮詢
特稿:青年讚白皮書講透「一國兩制」 (圖)
兩千商戶響應 購物節加碼慶回歸 (圖)
慶回歸部分商舖優惠 (圖)
商戶:撐政府施政 刺激生意次要
食肆推「$1點心」 衣住行均有着數
逾百慶祝活動 由早玩到晚 (圖)
新界抗日史展覽釋正能量
升旗隊慶回歸周年頒獎 (圖)
600師生赴京津滬參觀交流
千帆長洲旗揚家國情 (圖)
港島嘉年華慶回歸 倡守法護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