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警方為同時間滅罪兼防罪,由今起推出全新防罪平台「童叟無欺」,集結騙案資訊並拍成短片,以輕鬆情節拆解騙案過程。香港文匯報記者郭兆東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網上騙案逐年遞增,今年首4個月錄得1,364宗新案,按年上升30%,當中裸聊大增逾4倍,社交媒體騙案增逾2倍。警方為滅罪及防罪,今日起推出「童叟無欺」資訊平台,集結騙案資訊並拍成短片,以輕鬆情節拆解騙案過程。相信可幫助市民謹記防罪資訊,加上手機及平板電腦盛行,市民更容易取得防罪資訊。
今年首4個月,再錄得1,364宗網上騙案,按年升315宗,增幅30%;包括商業、電郵及銀行類騙案,裸聊與社交媒體騙案分別按年大增逾4倍及2倍,但警方今年4月在菲律賓採取執法行動後,裸聊案已由每月平均逾60宗,下跌至每月約40宗。另據警方數字顯示,詐騙案於今年首4個月亦錄得2,580宗,按年增加259宗,升幅達11.2%,警方認為情況不容忽視。
商罪科:網絡騙案持續升
由於科技罪案不跌反升,警方在針對打擊的同時,銳意加強防罪宣傳,由今日起推出全新防罪資訊平台,整合警方網上資料,透過個案示範短片向市民拆解防騙要點。商業罪案調查科總警司黃英偉昨日表示,科技愈趨進步,歹徒已甚少「揸槍搵食」,智能裝置及網絡滲透高,網絡騙案持續上升。他稱,去年全年主要騙案錄得7,518宗,較2012年上升8.6%,本着預防勝於打擊的態度,冀透過新平台持續令市民謹記防罪資訊,加上手機及平板電腦盛行,市民可更易取得警方資訊。
警與海外執法部門合作
新平台取名「童叟無欺」,黃英偉指騙徒目標不分年齡,故邀請了少年警訊與耆樂警訊成員,各參與同事於工餘時間拍攝短片,藉此帶動不同年齡層的參與,「平台名字由藍綠二色組成,正好代表少訊與耆樂的結合。」
同時,因應警方發現有外地人受騙來港開戶洗黑錢,警方特意與海外執法部門合作,在對方網站中刊登平台的超連結,冀內外兼備。電郵騙案中的騙徒,多數透過扮演公司對口單位,訛稱已轉換付款戶口來騙財,70%騙徒來自海外,尤以星馬最常見。而洗黑錢案大部分受害者來自廣東,被騙來港開戶,故跨境執法及宣導相當重要,直言「外地反應積極」。
女偵緝高級督察許綺惠表示,平台已上載6條個案短片,以輕鬆情節拆解騙案過程。她續稱,其中一集有薛家燕客串,以烹飪節目《熟吾熟都食》為背景,以烹煮佳餚的方式,講解金錢雞(洗黑錢)及層壓式蒸魚(層壓式推銷)等騙案手法,相信可吸引到市民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