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地處湘桂邊陲的邵陽新寧境內,散佈着一大片奇峰怪石。山體並不高大,可山峰如林,座座平地而起,陡然峭卓,頓顯突兀之勢。山的質地也不一般,俱是褐紅色的丹霞砂岩,正是「色如渥丹,燦若明霞」。這便是被稱為「中國丹霞之魂」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崀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肖建花、董曉楠 通訊員 楊堅)新寧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立夫彝候國,南宋紹興25年(公元1155年)始置新寧縣。新寧境內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國家級三級以上旅遊資源69處。尤以先後獲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崀山為最。
2009年,一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保護聯盟專家的考察報告--「湖南崀山地質價值在中國丹霞中名列第一,最具有代表性,完全符合世界自然遺產標準」--讓「藏於深閨」的崀山聲名鵲起。
聞訊後慕名而來的遊客發現,這裡的紅色岩層被流水侵蝕得恰到好處,高低錯落的丹霞峰叢與縱橫的溝谷交替排列,形態多樣的石峰、石柱綿延不絕,景致蔚為壯觀。
「大崀山」旅遊升級
近年來,新寧縣大力實施「旅遊立縣」發展戰略,成果不斷:去年5月,成功納入湖南省文化旅遊特色經濟重點縣範圍,10月順利通過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縣終期總結驗收。
新寧縣委書記秦立軍受訪時曾表示,新寧縣正全力推進旅遊產業發輾轉型升級,港澳將是主攻方向。「目前,構建『大崀山』的格局蓄勢待發,需要更高的目標來指引。」
秦立軍表示,在打造崀山旅遊品牌時,促進周邊縣市級湘西南文化旅遊跨越式發展。以把新寧建設成為世界生態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為目標,全面加快特色縣域經濟強縣建設。
在此過程中,新寧縣圍繞打造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的模式地,先後投入資金1200萬元,聘請知名團隊,編制《新寧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崀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等七大規劃,有序開發利用旅遊資源。對重點涉旅企業人員進標準化培訓,推行星級評定。
同時,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充分挖掘文化內涵,打造「峒歌節」、「盤王節」、「民間龍獅節」等一批民俗節慶賽事品牌,打響「採茶燈」、「哭嫁歌」、「打銅鑼」、「祁劇」、「扁擔戲」、「儺戲」等一批演藝文化品牌。開發了黃龍三星萬畝臍橙觀光園、永豐生態臍橙園等特色景區。「岩鷹拳」成功列入中國首批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坊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旅遊節景區免票迎客
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崀山備受四海遊客親睞,2014中國湖南國際旅遊節開幕式也將於9月在此舉辦。近日,邵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文密在政府常務會議上對外宣佈,從9月16日開幕當日至9月30日,全市所有景區實行門票全免優惠。
據悉,本屆旅遊節以「錦繡快樂湖南、世界遺產崀山」為主題,通過特色民族風情表演、「崀山論壇」、旅遊商品博覽會等系列主題活動全面促進湘西南旅遊發展。
完善交通網 保安全出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肖建花、董曉楠 通訊員 楊堅)「要樹立『城市即旅遊』的發展理念,把城市做為最大的景區、最美的旅遊產品來經營和建設。」在新寧縣縣長譚精益的構想裡,新寧崀山色調相合,寓城於景,城景相融。在嚴格按照總體規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下,當地有序推進精品旅遊城市建設,完善發展旅遊配套建設,旅遊服務功能明顯改善,逐步構築起外聯內暢的交通網絡。
據悉,邵新、新全公路完成驗收,白塔公路主體工程全面完工,洞新高速竣工通車,新白高速即將開工,207國道成功創建省級文明樣板路,金獅公路徵地拆遷基本完成,常崀桂鐵路、靖永郴鐵路等重大項目進入省部級規劃,進一步縮短周邊交通里程。
此外,新寧還建成縣城至景區快速連接線崀山大道、舜皇大道,新建和改造松園路、會展路、棉塘路等數十條城市主幹道,加快修建了石八景區循環公路,形成「南聯北接、西進東出」的快捷交通網絡,融入全省三小時經濟圈。
同時,新寧縣嚴格按照《世界遺產公約》對景區進行保護,實現了國土、建設、林業、水利、漁政等行政執法工作在景區全覆蓋。不但在各旅遊區設置了環境監測點,對生態、環境、空氣質量進行全天候監測,保證空氣質量和噪音指標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為遊客提供有據可循的暢爽出行。還在景區公路設置不銹鋼安全防護欄,成立專門的緊急救援機構,在每個景點設立醫療救治點,並配備專業的醫務人員和急救設施,隨時與緊急救援隊實施聯動,進一步確保遊客安全出行。
「智慧崀山」爭創5A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肖建花、董曉楠 通訊員 楊堅)致力於打造數字化智慧景區建設過程中,崀山景區耗資逾200萬元實施「智慧崀山」項目。其中包括遊客中心及各景區門樓的LED屏顯示系統、景區電子門禁系統、景區廣播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崀山手機APP、微信公眾平台等內容。
記者獲悉,目前景區已全面建成使用景區電子門票「一票通」管理系統,IP數字廣播系統也投入使用,遊客可在輕鬆愉快的背景音樂中領略崀山景色。部分區域免費WIFI信號也已開通。
截至7月3日,崀山景區已投入1.6億元資金,建成八角寨索道工程,完成景區環保觀光車站點建設,更新審核200多個公共信息符號、標識標牌,新增39塊旅遊導向標識牌,設置旅遊導覽圖6塊。新建旅遊集散中心、信息諮詢中心,製作完善了旅遊休閒符號和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希望借由『創5A』工作,突出打造中國崀山國際文化旅遊產業集聚示範區。」秦立軍這樣規劃道,今年啟動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並改建好地質博物館,進行夫夷侯國古城、將軍故里文化綜合項目、國際療養區、國際丹霞博覽園建設工程等項目建設。
其中,劉氏宗祠湖湘文化演藝中心剛啟動修復工程,總投資逾1000萬元。據悉,建成後中心將用於展現崀山武術、儺戲表演,成為遊客體驗當地獨特民俗風情和品嘗特色美食的文化基地。
規範管理促可持續發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肖建花、董曉楠 通訊員 楊堅)隨着客流量的日益加大,景區承載的壓力也在逐步增加。新寧投入1200萬元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城市垃圾、污水無公害處理系統正式運行,景區垃圾處理實行「日產日清」並及時清運下山。還推進「評星評級」,新建了五星級旅遊廁所1座,四星級旅遊廁所2座,改造三星級旅遊廁所6座,新增70餘個旅遊星級品牌。其中,星級旅遊汽車公司的評定、綠色景區的創建、2項地方旅遊標準的制定填補了湖南省旅遊標準化建設的空白。
此外,新寧還以市場為導向,運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方式,對楠竹、林木、中藥材、臍橙等具有本地區旅遊特色的旅遊商品進行了分類、整理、包裝,規範和新建旅遊購物場所50多家,其中旅遊購物示範點1家,旅遊購物推薦點3家。
「新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區域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舜皇山,轄區內自然資源豐富獨特,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生態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創建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基礎良好。」憑藉軟硬條件兼具,7月1日,湖南省科技廳對外透露,批准新寧縣為創建全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據悉,在2014年至2018年期限內,新寧縣將重點從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國家生態功能區建設、生態產業發展、環境治理與保護等方面落實實驗區建設規劃,打造山川秀美、天藍地綠的美麗新寧。
|